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2013-07-14 01:1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分析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近年来,吴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

  摘要:近年来,吴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紧扣地方经济建设的新特点、新需求,重点支持地方优势行业、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及依托大型核心企业供应链和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及产品供应的中小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支持;中小企业

  一、基本情况

  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金融政策进行调整、银行信贷规模收紧的背景下,吴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地方优势行业、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及依托大型核心企业供应链和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及产品供应的中小企业。截至2011年6月30日,吴忠市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79.63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7.42亿元,增长10.28%,占辖区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由2010年末的28.85%,增长到28.99%,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房地产、农林牧渔、建筑业、加工业、建材和餐饮住宿业等,其中制造业占全部贷款的41.87%,其次为批发零信、房地产、农林牧渔和建筑业,占比分别19.55%、7.25%、6.71%和6.38%。与此同时,吴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解决。

  二、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利于银行对企业资金的监督。辖区中小企业大部分采用个人和合伙制,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银行无法有效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掌握企业的资金运用状况,并且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大多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难以通过资金账户监控其资金的实际用途和去向,容易出现授信实际用途与约定用途不符、资金流向和资金回笼均无法控制,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资金监管的难度。

  (二)信息不对称,关联风险较大,加大融资难度。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严重;没有经过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盈利能力难以预测,产品质量较差,产品老化,档次低等问题严重,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企业关联关系复杂、关联方较为隐蔽、关联交易较为频繁、关联风险不易被银行监控和管理,银行承担的风险难以估计,加大了融资难度。

  (三)限制型行业转型慢,融资困难。从青铜峡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看,由于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缓慢,高耗能的冶金、电石、水泥、造纸等企业占据青铜峡市中小企业的绝对比重,而这些行业又属于金融机构投放的限制性行业,企业融资困难。

  三、政策建议

  (一)不断提高小企业自身素质。首先,中小企业应克服自身的缺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规范经营并按现代企业制度挖掘内部潜力,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重视科技开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和科技含量,完善财务管理,提高核算水平,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争取银行对客户的支持。其次,在用人机制上,设计合理的奖金分配办法,健全职工劳动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吸引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二)切实加快信用体制建设。首先,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适当鼓励民间资金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市场,由政府组建产权清晰、职权分明、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的高效率担保机构,既能体现政府财力作为支撑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能发挥市场灵活运作优势。其次,鼓励发展信用中介体系。建立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融资、服务、会计、律师、技术、培训等服务。再次,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制定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信用管理组织或职能,有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着眼点应首先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针对辖区实际,可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家总体政策指导,结合区域现有法规、制度和中小企业市场现实发展状况,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法规、制度;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暂行办法,依法推进融资环境的改善。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金融扶持力度,在金融领域要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发展,鼓励制度创新。地方政府则应为区域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支持。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资金,形成新的增长极,促进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一是认真执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调查、风险分析、贷款发放和收回、贷后管理、风险资产处置等环节的尽职要求,坚持风险覆盖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中小企业贷款的良好质量。二是完善贷后管理机制加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管理,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强化内控制度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确保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对欠钱不还、逃废债务的当事人要在媒体予以曝光,健全和严格相关法律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建议政府定期评估并建立本地区的“成长之星”客户,“红名单”客户以及“黑名单”客户制度体系,为银行合理授信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发挥征信职能,深入推进担保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和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信用评级机制。开展创建“信用吴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李旭旦,《金融聚集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3]万红,《美日欧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比较研究》,《西部金融》,2010年第3期。

  [4]周夏沛,《金融资源供给主导下的农村金融体系选择》,《西部金融》,2009年第12期。

  [5]朱建芳,《中国地区金融差距变动趋势研究》,《宁波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上一篇:金融危机与重庆模式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