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第二,福建的大陆银行信贷难以支持大部分台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于福建的大陆银行而言,它们对台资企业的信息不透明,无法深入、及时了解台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大部分的台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着财务制度不健全、隐瞒经营规模和利润、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甚至出现在经营状况恶化后携款潜逃等事件,这都降低了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3.在中国香港和大陆上市融资方面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虽然台资企业在A股上市适用与大陆企业相同的上市标准和审批程序,但是申请上市的企业很多,而证监会每年审核批准上市的公司数量有限,因而造成了我国台资企业上市必须经过漫长的等待审核过程。以天福集团为例,台资企业天福集团在大陆的直营店网络突破1000家,总资产超过10亿元,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茶叶连锁集团,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正在建设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位于福建漳浦)。经过长达5年的上市准备,天福集团计划2011年在大陆或者中国香港上市。大的台资企业想上市都得做相当长的准备,其它的中小台资企业就更困难了。
4.福建的金融政策、金融环境不够完善
与大陆的企业业相比,台资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更为突出。
第一,许多台资企业租赁厂房进行生产,在大陆固定资产较少,可供抵质押物不多。例如:在漳州漳浦等地的闽台农业合作园区,许多租赁承包土地从事种植业、观光农业的台湾经营者,由于资产十分有限,担保难问题更加严重。第二,台资企业主在大陆缺乏“朋友圈”和“亲友圈”,且台资企业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强,一般不愿意为其他企业提供保证担保。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家表示宁可提供个人借款也不愿意提供担保,因此难以形成担保体系。从泉州、漳州两地台资企业贷款情况来看,以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贷款为主,保证担保贷款极少。第三,台资企业反映部分大陆银行贷款手续较繁琐,灵活性不足。特别是广大台资企业对于当前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反映十分突出。
三、改善台资企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1.对台资企业的建议
提高台资企业的信用担保能力。具体可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从外部来提高台资企业的信用担保能力,包括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信用担保基金、组建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信用担保机构等,台资企业以会员制的方式团结起来,构建相互担保的机制,使作为会员的台资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二是从内部提高台资企业的信用担保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加台资企业的资本财产数量和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增强诚实信用意识,树立良好信誉形象,减少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
2.对银行的建议
银行要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①创新服务理念。主动与台资企业沟通联系,多加了解台资企业的经营情况、信用状况,共同为台商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支持企业发展的信心,帮助企业尽快适应形势变化,树立起“诚信立业”的发展理念,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②适当降低对台资企业贷款准入门槛。开发银行、华夏银行、农发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都设立了支持台资企业贷款的金额,国家开发银行还出台了《台资企业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暂行办法》。全省银行业应继续加大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力度,增加对台资企业的信贷额度。③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台资中小企业发展。积极调整金融投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前景看好的台资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取给予信贷资金支持。
3.对省政府的建议
第一,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完善对台资企业融资的监管、协调等方面的制度。由方政府、监管部门、台资企业协会、银行同业公会定期召开会议,收集分析企业融资和银行业开展贷款业务遇到的困难、问题,对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展学习对于台资企业贷款业务的成功经验,及时提出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二是主动帮助台资企业融资。对于台资项目的审批标准应该适当放宽,对于前景较好、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台资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优先扶持与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相对接的重点领域和示范项目,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台资企业融资。
第二,提高有关部门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力度。由于台资企业发展起步慢、受制约条件多,有关部门特别是金融部门要采取积极扶持政策,按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积极倡导向台资企业多提供贷款,推进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福建各金融部门也应该专门研究对台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采取就业补贴、研发补贴和出口补贴等形式,以及降低税率、减免税收、提高税收起征点和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给予台资企业融资扶持,对于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予以贷款贴息或资金援助,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台资企业的贷款投入。□
参考文献:[1]汪祺臻,傅兵,潘天兴,盖凌.论改进台资企业的融资服务[J].福建金融,2009,(09).
[2]朱磊.两岸金融合作存在五大局限[J].当代金融家,2008,(10).
[3]衣长军.台商大陆融资与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设想[J].国际经贸探索,2007,(03).
[4]唐永红,王超.金融危机对大陆台资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两岸关系,2009,(03).
[5]赵东.金融危机对大陆台资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0,(03).
[6]吴琳.大陆台资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0,(09).
[7]黄光晓,李建华,郑鸣.台资企业融资偏好与两岸金融机构合作[J].亚太经济,2009,(03).
作者简介:卢永红,男,1971年生,江西万载人,宜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