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的路径选择研究(10)
2013-08-12 01:03
导读: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完善国有商业信息披露的内容。商业银行信息可划分为信息、信
能有特定的偏向,不能在客观信息上附加某种主观色彩以满足特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完善国有商业信息披露的内容。商业银行信息可划分为信息、信息和非量化信息。会计信息作为银行业务的记录,是信息系统的核心;统计信息在会计信息基础上产生,可包含会计信息无法揭示的内容,特别是对风险的评估与计量等;非量化信息是以上两种量化信息的必要补充,其中包括内部制度说明、高级层的个人信息、分析报告、外部评级报告以及所获的奖励与惩罚等,它克服了量化信息格式固定和数据反映的缺陷,使信息更为全面、综合,是更高层次上的信息。所以说,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应先从会计信息披露开始,逐步过渡到对统计信息披露,最后对非量化信息进行披露,真正做到信息披露的充实和完善。
4、规范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形式。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方式主要表现为固定格式的会计报表、表外附注、统计报表及
说明书、非固定格式的揭示报告等。补充报表披露的方式也是信息披露中可以采取的方式,补充报表是会计报表的附属产物,它是以各类明细表为主,同时包括一些表中无法体现的信息。西方国家财务报告中补充报表比较规范,并在信息披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于报表附注中没有规定披露的内容,在必要情况下可采取补充报表的方式披露。
5、培育信息披露的基础条件。一是对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与理论进行广泛宣传,按照《暂行办法》和《新资本协议》要求,组织专人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对信息披露的认识。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中,要明确信息提供单位的管理层为提供主体,并要严格规定披露主体对信息披露行为负责,使其行为更加谨慎,从而减少信息阻碍。三是加强信息技术的更新,通过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讯手段,弥补信息披露中的不足,使其为有效的信息披露服务。四是结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积极促进商业银行会计改革,推动会计制度的国际化,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从而进一步优化信息披露。五是强化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培育真实、合规、有效披露的企业。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敬琏.银行改革当前中国改革的重中之重[J].快讯周报,2002,(31).
[2]段永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J].家,2002,(2).
[3]张兴胜.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公开披露问题研究[J].城市金融论坛,2002,(7).
[4]王晓枫.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4).
[5]詹向阳,邹 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建立法人智力结构问题探讨[J].城市金融论坛,2002,(9)
[6]王立军.国有商业银行组织管理体系改革的探讨[J].济南金融,2002,(5).
[7]刘龙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对策[J].中国城市金融,2002,(10).
[8]涂永红,刘柏荣.银行信贷资产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9]赵 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