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内部评级体系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成(5)

2013-11-28 01:19
导读:2.新增不良贷款。新增不良贷款率可直观体现业内部评级的实施成果。国有银行在完成不良贷款剥离后,新增不良贷款率直接关系到经营效应。如果某家

  2.新增不良贷款。新增不良贷款率可直观体现业内部评级的实施成果。国有银行在完成不良贷款剥离后,新增不良贷款率直接关系到经营效应。如果某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那么它的新增不良贷款率绝对不能超过0.94%,否则只要5年就将陷于困境(徐滇庆,2004)。

  我国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的数据显示,招商银行的新增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民生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较低华夏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比较低。三者均在1%以下。但也有部分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偏高。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率超过l%,200o年至2004年,中国银行对客户内部评级体系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整,2002年和2003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37%、16.3%(新增不良贷款率1.67%),明显超过了警戒线。

  对新增不良贷款率分析可以看出,良好的风险经营体系对内部评级的收益影响很大。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新增不良贷款率较低,受益于长期良好的风险经营意识,内部评级获得较好收益。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的新增不良贷款率偏高,收益不是很明显。

  (二)银行内部评级的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各国银行都必须进行数据储存和标准化,开发足够的风险模型和分析框架。亚洲银行研究发现,一家银行通过内部评级方法达到协议要求所需总费用为50o0万~l亿美元之间;伦敦研究机构Datamonitor最新权威表明,受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等因素的影响,在欧洲,机构用于风险预测分析的费用在2006年有望达到48亿美元;在美国金融机构中,用于风险管理的费用将占年均IT预算的9%。可见,内部评级的开发费用巨大。如果我国大型银行从2003年开发内部评级,2010年完成,假设每家银行完成内部评级的开发费用为一亿美元,则7年内年均每年内部评级的费用约为1428万美元。考虑到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内部评级的隐性成本也不小。

  实证只是初步的和前瞻性的,结论正确与否有待内部评级全面推开之后才能得到进一步。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我国银行在相对短的时期内开展内部评级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预测,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现阶段我国银行内部评级成本大于收益,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学习效应和规模的效果不明显。伴随未来业务的扩张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充分发挥作用,内部评级将逐步受益。

  第二,银行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内部评级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某些银行受到自身水平的制约,内部评级的收益被不健全的银行抵消,收益不明显。

  第三,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积极为内部评级创造良好的制度,缩短内部评级技术完善的时间跨度。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内部评级的边际收益速度加快,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上一篇:浅谈内部评级法思想及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