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构建和谐保险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2015-06-10 01:4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关于构建和谐保险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关于构建和谐保险业评价
关于构建和谐保险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如何构建和谐保险业, 以更好地发挥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已经成为当前保险理论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客观准确地评估和解释保险业和谐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指导和谐保险业的正确发展方向。文章尝试建立包括行业宏观和谐、市场中观和谐和企业微观和谐三层次,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以抛砖引玉, 引发进一步深入研究。

   和谐社会; 和谐保险; 评价指标

   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监管部门、业界、学界、甚至劳动和社会保障、医疗机构、妇幼权益保障等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纷纷就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提高保险业积极作用的努力方式和途径等提出了诸多建议和对策, 但往往限于保险业的业务领域拓展、相关保险品种开发以及保险覆盖面的提高等。对于构建和谐保险业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更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来定性评价或量化评估我国、各省市、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和谐程度, 以更好地指导行业和地方政府为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保险。

  一、和谐保险业: 涵义及其系统结构分析

  近年来我国关于和谐保险业的内涵和要求的研究屈指可数, 孙祁祥提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和谐”, 进而提出“供求环境、竞争环境、监管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六大和谐环境观点; 俞玉林提出了构建和谐保险企业主体应当注意的“窗口”、“员工”和“服务”三种形象文化建设; 曹庆华, 周德俊对“和谐保险业”的内涵进行了表述,认为和谐保险业应该包括“保险业与国民经济的和谐”、“保险业内部不同保险主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同一保险主体内部的和谐”三个层次和谐, 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分为八大方面关系, 即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关系、保险供给与社会需求关系、城市保险与县域保险关系、价格竞争与理性经营关系、做大与做强关系、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关系、短期经营绩效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公司发展与员工发展关系等, 对构建和谐保险业提供了定性关系要求和导向; 周道许在分析了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基础上, 指出当前应着重维护和实现“监管机构与保险市场之间的和谐”、“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和谐”、“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和谐” , 以促进和谐保险业的建设; 林丽萍, 韩玉启基于保险公司竞争优势培育的视角, 提出了构建保险公司的和谐关系, 创设和谐的商业环境需要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和谐”、“企业与股东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 任建国认为建设和谐保险行业, 急需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和谐, 即“保险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保险市场主体之间的和谐”、“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和谐”、“保险经营与保险监管之间的和谐”、“保险企业内部的和谐”。李玲在分析“和谐社会”内在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保险”的概念, 认为和谐保险必须具备包括“稳定度”、“诚信度”、“偿付度”、“信息度”几个内在要素, 来衡量国家或地区保险业的和谐程度,并依此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保险业的不和谐表现, 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但也仍限于定性分析。总的看来,上述成果基本限于研究构建和谐保险业, 促进保险业和谐发展所需要解决的外延问题。

  本文认为, 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保险应指保险业在满足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性要求基础上, 在行业宏观视角表现为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监管法制健全科学、建立起诚信服务的行业文化、理论研究与行业发展协调进步; 在市场中观视角, 表现为市场结构合理、高效运行、同业竞争与合作有序,行业与社会客户关系和谐, 保险人与中介人和谐, 保险生态环境协调; 企业微观视角, 表现为企业的治理结构良好、偿付能力充足、竞争力强、业务规模与经济效益协调、产品开发与创新满足社会需求、公司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相协调、企业风险管理防范制度完善等。

上一篇:中国利率市场化中的交易成本问题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