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系统的重新构建及运作(4)
2017-11-02 02:28
导读:(二)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的有效形式 在公司财务运作实务中,比较有效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形式首推财务预算控制机制。财务预算控制
(二)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的有效形式 在公司财务运作实务中,比较有效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形式首推财务预算控制机制。财务预算控制机制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等制度组成。通过财务预算编制,可以将公司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财务目标以及需要的财务、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同一安排,并将总的财务目标分解和分配给公司内部各层级财务主体。而通过财务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可以有效约束与控制各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行为。财务预算控制机制之所以成为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的有效形式,主要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财务治理机制功能:1、公道安排与配置公司的财务治理系统要素和公司的经济资源。公司整体和各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目标可分别通过公司层面的财务预算总目标和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责任目标来具体反映,而公司层面的财务预算总目标和各层级财务主体的财务责任目标是在公司各层级财务主体之间,经过多轮博弈之后达成的。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形式上表现为公司财务预算总目标和分目标的确定与分解过程,实质上是公司内部各层级财务治理主体相互协调其财务治理目标,分配其财务权利、责任与利益的过程,通过财务预算的编制,将使公司财务、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公道配置,从而为公司整体财务治理效率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有效协调与控制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活动。预算控制机制主要是通过制度化的定期业绩报告和业绩评价体系来反映各财务主体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存在题目和责任目标发生偏差的原因,以此来调整与控制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和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并协调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利益关系。在财务治理系统运作过程中,有了预算控制机制,就可以动态地反映公司内部各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目标实现情况、财务利益冲突焦点和财务行为趋向,公司重要财务主体也就能够及时对一般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行为进行协调与控制,使之朝着有利于增进公司整体财务治理效率的方向。 3、充分激励和约束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行为。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题目是如何对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使财务权力的代理本钱最小化。在财务治理系统运作过程中,通过预算控制机制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控制手段和方式,可将各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执行和监视行为纳进一个有机的运作体系,并通过预算信息反馈系统(即责任会计系统)和赏罚制度安排,对财务主体的预算目标执行结果也即财务治理绩效进行、考核、奖励和惩罚,从而能够对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行为产生激励和约束效果。 上述说明,要想进步公司财务治理效率,不能只局限于在静态上对公司财务治理结构进行完善。还应建立与公司内部组织结构、财务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动态的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而预算控制机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公司财务治理系统运作机制形式。
: [1]李维安。公司治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P13,P23. [2]费方域。企业的产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P169. [3]李连华。股权配置中心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新思路[J].会计研究,2002,(10)。 [4]詹森和麦克林。公司:治理行为、代理本钱和所有权结构。(参见卢俊编译: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P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