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4)
2017-11-03 03:14
导读:(五)多重因素支持股票市场走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后,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大幅上涨
(五)多重因素支持股票市场走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后,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新时期。上半年我国股票市场大幅上涨,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支持我国股票市场走强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证券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不断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十分充裕。1-5月,新增股票市场开户数 140.24万户,比去年全年新增开户数120.33万户增加16.54%;1-6月,证券投资基金中股票基金数量从165只增加到189只,净值总额从2371.47亿元增加到3389.96亿元,增加1018.49亿元,增长率达到42.94%;新批设立或增加QFII账户13家,新批准QFII额度为18.5亿美元。二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构建了制度基础,股票市场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的正面效应逐步显现,市场功能不断完善,并逐步为资本市场的其他各项改革和制度创新创造了条件。三是资本市场基础建设不断推进,进一步夯实了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继续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提高中介机构服务质量;促进市场创新、提高市场效率;发展机构投资者,培养价值投资的理念;健全资本市场法制建设,严惩各种违规失信行为。四是我国股票市场的结构正逐步改善,大型蓝筹的不断上市改变了我国股市的运行结构,优质蓝筹股在股票市场运行中起到了良好的稳定器作用,表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正式实行,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合理调整两法的调整范围,丰富证券市场的品种,
放松对业务创新和市场发展的管制,着力完善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证券监管的权威和效率,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正式施行,强化了股票发行环节的市场约束机制,是“新老划断”的重要步骤,是股权分置改革完成重要阶段性进程的标志,是市场创新在新机制下启动的标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出台,以及各项配套政策日趋完善,促进了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金融市场动态关系
(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平稳,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强
全球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展态势良好。美国经济增长平稳有力;欧元区经济数据明显改善;日本走出通货紧缩阴影,经济复苏形势乐观;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欧日货币政策逐步趋紧。2006年以来,美联储先后四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年来的最高水平5.25%;欧元区为抑制通胀小幅升息;日本央行结束实施五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重回传统的利率机制,并于近日结束了长达多年的零利率政策。在此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总体向好,市场利率有所上升,美元小幅贬值,全球股市大多上涨;石油价格不断走高,黄金和铜等有色金属产品价格冲高调整。
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市场之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与外汇市场,越来越一体化;投资者跨市场操作使得风险和危机在不同市场之间传导速度加快,传导渠道增多,加剧了动荡的成本。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的增强,我国金融市场运行趋势也表现出了与国际市场相类似的运行特征。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期货、燃料油期货、天然胶期货以及国内黄金价格都出现了猛涨且震荡剧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上,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且短期利率上涨快于长期利率;股票市场也出现了快速迅猛上涨,人民币在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中小幅度升值。同时我国各金融市场今年的振幅明显高于往年,尤其是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和股票市场,振幅更为剧烈。
540)this.width=540" vspac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