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17-11-03 03:1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2006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上半年,我国市场
摘要:上半年,我国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市场利率明显提升;债券市场发行量大幅增加,收益率曲线平稳上移;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增强;短期信贷票据化趋势明显,票据市场利率震荡上扬;黄金市场延期交易活跃,个人黄金业务增长迅速;多重因素支持股票市场走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进一步增强;国民平稳较快增长支持了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快速和健康;股票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联动增强,对金融市场发展作用积极。
关键词: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监测
2006年上半年,金融市场总体运行保持平稳,市场成交保持活跃,呈现出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从低位逐步回升。债券市场发行节奏加快,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出现大幅上升,债券指数先扬后抑,总体走低。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股票市场价量齐升,市场融资功能重新恢复。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黄金市场黄金价格和期货市场资源类期货价格在大幅上涨后出现明显调整,市场成交十分活跃。
一、金融市场运行基本情况
(一)货币市场成交放大,市场利率明显上升
1.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
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成交稳步增长。银行间同业拆借累计成交7074.55亿元,同比增长11.01%;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累计分别成交10.67万亿元和0.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91%和63.11%。
市场利率从低位逐步回升。同业拆借年初日加权平均利率为1.58%,6月底为2.01%,上涨42.8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日加权平均利率期末收于1.8863%和1.934%,分别上涨了39.7和36个基点。
同业拆借以7天期为主力品种,其中1天、7天、14天、14天以上到4个月的成交占比分别为25.42%、59.30%、9.38%和5.89%。质押式回购中1天期成交最大,1天、7天、14天和14天以上至1年期成交分别占46.79%、40.22%、9.16%和3.84%。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回购市场中,资金净融出机构主要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占净融出资金的70.52%和23.12%;资金净融入机构主要为城商行和商业和合作银行,分别占净融入资金的40.39%和16.26%。
2.票据市场。
截至2006年6 月底,金融机构票据融资余额达到19645.56亿元,占全部短期贷款比重的20.65%;较年初增长3414.18亿元,占短期贷款增长总额的44.62%,票据融资余额在去年高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二)债券市场发行量增长显著,债券指数先扬后抑
1.一级市场。
债券市场累计发行30909.91亿元,同比增长69.51%。其中,记账式国债9期2859.80亿元,央行票据46 期22281.11亿元,政策性银行债26期3562.10亿元,商业银行债5期236亿元,债券32期508亿元,短期融资券112期1390.60亿元。央票、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券的大量发行使得债券一级市场的供应量明显放大。
2、二级市场。
银行间现券市场成交增长迅速,债券指数先扬后抑。银行间现券累计成交49262.19亿元,同比增长107.33%。银行间债券总指数最低为期初的113.42,最高115.05,期末收于114.122,上涨0.7%。
上交所国债现货成交有所回落,国债指数冲高后回落。上交所国债现货累计成交982.47亿元,同比下降28.44%。国债指数年初为年内最低109.19点,最高110.39,6月末收于109.641点,上涨0.41%。
债券远期累计成交378.94亿元。其中,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短期融资券、普通金融债和企业债分别成交273.65亿元、55.31亿元、32.42亿元、11.1亿元、2.32亿元和4.14亿元。
(三)股票市场价量齐升,融资功能重新恢复
股票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沪深两市股票、基金和权证合计成交4.8203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上交所A、B股合计累计成交23647.2亿元,基金成交405.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91%和67.17%;权证成交6678.21亿元。深交所A、B股合计成交14426.23亿元,基金成交335.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7.20%和317%;权证成交2709.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