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
2017-11-25 01:4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浅谈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
【摘要】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进,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在高校突飞猛进的和全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给高校财务治理带来了很多的新,笔者从以下方面了高校财务治理面临的新题目,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
随着主义市场的发展,高校逐渐转变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和迎接“进世”后我国有条件地开放高等教育市场的挑战,各高校开始了合并、重组,重新整合了硬、软件资源,增强了高校的竞争实力,使得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公道。在高校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全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也给高校财务治理带来了很多的新题目,原有的高校财务治理体制已日益显现出其滞后性及不适应性。如何对高校财务治理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各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财务治理面临的新题目
(一)完全学分制对高校财务治理的冲击
完全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生量的单位,以学分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治理制度。实施完全学分制的高校答应学生依照教学计划,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课,在遵守选课制的基本规定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提前或滞后毕业。这样使得学生的在校学习的时间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而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又是完全学分制的一个特点,这些都给现行的高校财务治理制度带来冲击。
(二)高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银行贷款成为高校融资的手段,从而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从1999年起我国加快了高等学校扩招的步伐。随着在校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及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国家对高校投进的资金及高校的事业收进相对有限,为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张罗建设资金的主要途径。如何降低财务风险,有效地利用贷款,给高校的财务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持续不断的扩招使高校内部的财务治理体制发生了转变
《高等学校财务治理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同一领导、集中治理的财务体制;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同一领导、分级治理的财务治理体制。”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校所设置的专业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成立了二级学院。学校内部财务治理的重心整体下移,学校与二级之间责、权、利的公道划分是新的时期高校财务治理面临的新题目。
(四)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高校核算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局限性
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本期收进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高等学校财务收支只反映以现金实际收进和支出的部分,因此无法将收进与本钱用度进行相应的配比,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高等学校的财务状况,很难适应新形式下高校的财务治理。
二、新形式下对高校财务治理带来的冲击
(一)实施完全学分制给高校财务治理带来的冲击
目前,高校办学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是国家财政拨款,而财政对高校教育事业经费的拨款依据主要是在校学生数和教职工人数。完全学分制只夸大学生毕业时所需的最低学分数,这样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产生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教育主管部分不能正确把握高校在校生的规模。此外,为了配合完全学分制的实施,高校对原有的教育、教学、治理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教师的课程设置及课时量也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分制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财政拨款方式可能转换为以学分为基础的拨款方式。
完全学分制下,学生是按所选的学分的数目进行交费。这种付费方式在增加学校安排年度预算难度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学校生均本钱的上升。传统的学生收费方式是按照年度进行收取,学校可以根据各专业的收费标准和在校生人数进行正确测算本年度的事业收进,安排学校的年度预算工作。实施完全学分制给学校的学费收进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有部分学费收进要推迟进账,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只能靠银行贷款来解决学校所需的资金,这样就增加了学校的资金本钱。此外,完全学分制答应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自主选课、选择上课教师、安排学习进程,而学生普大多希看选择校内的名师授课,普通的教师面临着下课的尴尬境界,这样可能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增加了学校职员支出,因此,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可能导致生均本钱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