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2-22 02:5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当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毕业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改进和完善凭证式国债发行及管理的对策:1是优化期限结构,制定合理的凭证式国债期限和利率。2是拓宽拓宽发售范围,提高凭证式国债承销商的服务质量。3是建立健全国债交易市场,增强凭证式国债的流动性。4是提升凭证式国债发行与管理中的科技含量,以防范国债资金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凭证式国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凭证式国债是以财政部为发行主体、以国家信用为保证、面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储蓄类债券,自1994年开始发行以来,至今已历时10年,对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投资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实际发行及管理过程中的1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亟待改进和完善。 

    1、凭证式国债利率设计不够合理 
 
    凭证式国债发行利率在1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而我国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主要是参照同期银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指税后收益),按略高于同档次的银行存款利率确定,并1直执行固定利率。发行初期,凭证式国债利率较同期储蓄存款利率高;储蓄存款利率大幅度下降后,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也相应下调,2002年首次跌破同期储蓄存款利率。利率调整虽然对缓解投资者买债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现阶段,由于凭证式国债相对于储蓄存款的投资优势还没有完全被广大投资者认同,加之除储蓄外其它许多金融资产的利率均大大高于凭证式国债发行利率,因此虽然凭证式国债的风险小、变现也比较灵活,但利率高低仍是影响凭证式国债发行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水平及其到期1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也不加计利息的规定已影响到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投资者经常将大量的资金转向其它收益高的地方,形成购买凭证式国债的资金量相对减少,从而不利于凭证式国债的按期发行。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凭证式国债期限结构存在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凭证式国债只有2年期、3年期和5年期3个品种,1直未发行1年以下的短期和10年以上的长期凭证式国债,均为中期债券,并且短期国债发行明显快于长期国债。这种期限结构存在诸多弊端:(1)难以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2)容易造成国债偿还期过于集中,出现偿债高峰,加剧财政平衡压力,客观上影响了国债资金的有效使用;(3)使得中央银行无法选择多种不同期限的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加大了金融部门的监管难度。
 
    3、凭证式国债投资主体过于集中 

    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城乡居民个人及社会其他投资者,而目前我国凭证式国债虽然面向社会发行,实际认购对象主要是居民个人,其中又以城市居民为主,社会保障基金机构持有少量。有调查表明,凭证式国债的应债主体大部分为工薪阶层,并且认购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占调查总量的90%以上。从认购对象的年龄结构看,又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的人群。 

    究其原因:1是承销机构的宣传与服务工作存在偏差。不少承销机构在进行凭证式国债发行宣传时偏重于城市个人,忽略了农村和机构,甚至有些发行机构不清楚单位能否购买凭证式国债。加之由于国债的发行、兑付程序烦琐,循环发行对存款增量有影响,商业银行内部对存款指标的考核、评比1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点员工的承销意愿,导致不少承销机构网点把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和兑付工作当作“份外事”,认为发行国债会额外增加网点的工作压力,甚至把国债兑付工作作为导致出纳差错的祸根。他们怕国债利息计算有误,影响账务处理,而不愿受理国债兑付业务;2是代理发行机构网点设置不合理。近几年来绝大多数国有及其他商业银行在县城以下区域基本没有设置凭证式国债发售点,而农村信用社又不具备承销资格,导致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群众凭证式国债购买难、兑付也难的问题1直未有效解决。3是凭证式国债的销售透明度不高,部分承销团成员存在“惜售”行为。由于凭证式国债利率和收益都较高(免交利息所得税),且到期能按时兑换,受利益驱动,基层承销机构尤其是投资渠道狭窄的商业银行,购买国债成为其重要的投资项目,但是,经过层层分销,真正落在承销团成员基层网点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数量越来越少。致使凭证式国债的首次发行与提前兑付后的2次发行都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购买需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凭证式国债的流动性有待提高 

    凭证式国债为记名国债,面向社会公众发行,可以挂失,但不得更名,不可上市转让。尽管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印发《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办法》的通知”规定,1999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可以办理质押贷款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持有人短期融资的需要,但是凭证式国债质押贷款起点有1定的限制(目前为5,000元),贷款额度也不得超过质押品面额的90%。凭证式国债虽然可以提前兑取,但凭证式国债只能1次性全额兑取。并且无论是提前兑取还是办理质押贷款都只能在原购买网点办理,当持券人身在异地时,凭证式国债根本无法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流动将更加频繁,如不尽快借鉴国外储蓄类国债发行及管理经验,建立凭证式国债的流通市场,将对凭证式国债的发行产生不利影响。

第1页 1 2 

    上一篇:中国经济的两个“凡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