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晚清***时期广西蔗糖城镇运销网络探析(1)(11)

2016-05-08 01:02
导读:[81]***时期平乐县“长途电话通达荔浦县城,阳朔县城,桂林县城,榴江县城,柳州县城,鹿寨墟,源头墟(平乐县属),八步(贺县属)。”(参见***张智林纂

  [81]***时期平乐县“长途电话通达荔浦县城,阳朔县城,桂林县城,榴江县城,柳州县城,鹿寨墟,源头墟(平乐县属),八步(贺县属)。”(参见***张智林纂.平乐县志[Z].卷七·交通,***29年铅印本);在贵县,***17年,城区设长途电话,可通邕宁、宾阳、迁江、怀远(今三江县)柳州、桂同等地。”(参见贵港市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贵港市志[Z].邮电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642-643);宾阳县“一九○八年芦墟开始有邮政代办所;1928年县设立电话局,芦墟可与县城及繁华地方通电话.电讯的设立,为贸易的发晨,传递讯息提供了方便。”(参见宾阳文史资料[Z].1987,(3):51-55);融县长安镇“当时如广隆兴、兴记隆、裕生、建成等四家大商号(广东人所经营),上联榕江、从江、富禄、古宜,下联柳州、梧州、广州,澳门,香港.各处均设有分号和庄口,长期就地买卖货物,探听行情,还雇有专人和设有长途电话传送信息。”(参见融安文史[Z].1990,(3):28-34);“广西近代邮政开始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北海海关兼办邮递事务。光绪十年三月,梧州府创办广西第一个官电分局.光绪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龙州设立广西第一个国家办的大清邮政分局。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全省设邮政分局、邮政代办所共226处,官电总局。分局、报房、巡房共61处。***时期,广西内地城镇设立各等邮政局、代办所;主要城镇设立电报局。***14年,新桂系同一广西,为适应其政治、军事需要,增设邮政局所和电报局;这一年,广西共有邮政局所342处,电报局50处。***32年,全省邮政局所537处,电信局所76处。”参见广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广西通志·邮电志[Z].通讯机构,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9.
  [82]例如,193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等在考察广西的蔗糖生产之后,总结说:“在榨糖业中,印子钱资本之活跃,亦不减于他处,其残酷程度或且倍之。据吾人之计算,蔗农于今年四五月份向糖房借洋一百元,至次年二三月间约须还洋一百八十余元,利息之高,令人咋舌。”“蔗农所受印子钱之压迫,则为尽无可争之事实.故广西之蔗糖生产,不仅为如何增进生产,兼应为如何免除蔗农后顾之忧。”(千家驹等著,广西省经济概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9);张先辰也以为:“蔗农资金缺乏,曼印子钱资本及商人资本之层层榨取,其仅有之微小利润亦为其艫剥无余。”(张先辰著.广西经济地理[M].桂林:桂林文化供给社,1941:60)故而,1930年代的广西,糖商的贸易资本以印子钱形式投资蔗糖生产,这本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不公道的社会制度安排以及投资的嗜好,却造成了蔗农的日益贫困,竭泽而渔,是广西蔗糖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83]如陈济棠政府最初制定的《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中并没有发展蔗糖业的内容,后来省府主席林云陔向陈推荐了农业专家冯锐,冯对《三年施政计划》进行修改,补充了《复兴广东糖业三年计划》。可见,两广地方实力派都想利用适宜发展甘蔗种植的区位上风,增强经济实力,以之作为维持一省地方统治、对抗中心政府的目的。故而,两广蔗糖业现代化必然缺乏通盘问虑和公道规划,加之两广地方政府在进行蔗糖业现代化改革后,制定相应规则,实行蔗糖统制运销,排斥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不利于蔗糖业的流通和发展.参见政协广东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Z].1963,(11):107,122-123.
  [84]例如,在新桂系统治时期,广西历年经济建设费只占总支出的6%—7%之间,1935年仅有4.6%,而同期军事建设费却占总支出的40%以上.参见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统计室编.广西地方经济建设费各年度支出比较[Z].1943:5;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辑委员会编.桂政纪实[Z].1943,(五):93.
  [85]《广西年鉴》这一统计数字仅仅是指黄糖经海关(梧州,南宁,龙州)出口的数字,实际上并没有包括广西同四周贵州,湖南,云南等省区交易的蔗糖数目以及部分走私出口的蔗糖数目.但晚清***时期广西蔗糖总产量不高,进进市场流通并出口的蔗糖数目未几却是客观事实.例如《广西通志·贸易志》载,***时期,广西通常年产蔗糖3万吨左右,最高年产量4.9万余吨.全省每年内销糖2至3万吨,外销3至5千吨,参见广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广西通志·贸易志[Z].南宁:广西人出版社,2000:77.
上一篇: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治理思想(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