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晚清***时期广西蔗糖城镇运销网络探析(1)(9)

2016-05-08 01:02
导读:[34]邕宁县志编辑委员会编辑.邕宁县志[Z].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518. [35]***莫炳奎纂.邑宁县志[Z].物产·果类,***26年铅印本. [36]邕宁县蔗糖生产[J].南

  [34]邕宁县志编辑委员会编辑.邕宁县志[Z].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518.
  [35]***莫炳奎纂.邑宁县志[Z].物产·果类,***26年铅印本.
  [36]邕宁县蔗糖生产[J].南宁文史资料,1993,(16):124.
  [37]柳州商贸史话[J].鱼峰文史,1993,(11):9—11.
  [38]***期间柳州蔗糖产销概况[J].柳郊文史,1996,(1):68—70.
  [39]黄现业戎.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487.
  [40]柳州商贸史话[J].鱼峰文史,1993.(11):9—11.
  [41]萧泽昌,张益桂著.柳州史话[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73—75.
  [42]桂林市土产业简史[J].桂林文史资料,1988,(13):188—190.
  [43]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编.晚清和***时期广西统计史料摘编[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206.
  [44]黎民兴.广西蔗糖业的题目及其初步改进计划的研讨[J].西大农讯,1937,柳州沙塘农林试验基地资料室躲.
  [45]永福县志编辑委员会编.永福县志[Z].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424.
  [46]桂林市文献委员会编印.桂林市年鉴1945-1947[Z].桂林:桂林建设印刷厂,1949:商.2,4.
  [47]桂林***后街行兴衰概况[J].桂林文史,1988,(13):196-197.
  [48]黄现业戎.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487.
  [49]“灵犀联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从秦代至清代,一直是岭南同中原水路交通运输的大动脉,天天通过的船只有三、四十艘.”(参见莫杰主编.广西风物志[M].兴安·灵渠,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153);《桂林轶事》则说,“根据宿昌定(62岁,是目前健在的最后一位渠目)回忆,在他统领陡军的清末民初,管渠工饷例由兴安官府发给。原先规定,每季一发,每次白银七十五两、稻谷三十五石四斗,当时的航运还很繁忙,工饷也较高。***后,航运逐渐减少,陡军也改为陡夫了。每月往县府领饷一次,月发银币二十四圆,不再配米。再到后期,每月只发给铜元五十五吊(合桂钞20圆左右)。”可见,在清代以前,灵渠的水运地位比较重要。进进***时期,随着轮船海运业的发展以及铁路公路的兴建和运营,水运地位急剧下降。参见赵平著.桂林轶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23-225.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0]***时期全州贸易梗概[J].全州文史,1989,(3):43-47.
  [51]桂林市土产业筒史[J].桂林文史资料,1988,(13):188-190.
  [52]***时期全州贸易梗概[J].全州文史,1989,(3):43-47.
  [53]以生盐为例,***时期每年从梧州运抵桂林市城乡及往北八县不下二、三百万担,其中后街行各店约占一百万担以上。主要售与盐街各零售店与各县民食,也有自运兴(安)全(州)等地,抗战时期还做大量济湘盐生意。其他如棉纱、布匹、糖类、食杂百货等,数目巨大,无法翔实统计。可见,经过灵渠北运的货物以生盐为主,也包含有糖类等商品,灵渠仍然为蔗糖北运的水路运输渠道。参见.桂林***后街行兴衰概况[J].桂林文史,1988,(13):196-197.
  [54]冼剑民,谭棣华.明清时期广东的制糖业[J].广***会科学,1994,(4).
  [55]旧梧州海关五十年[J].梧州文史资料选辑,年代不详,(17):187-193.
  [56]广西省统计局编.广西年鉴[Z],第一回,对外贸易概况,1934:383.
  [57]广西省统计局编.广西年鉴[Z].第一回,1934:400-401.
  [58]广西省统计局编.广西年鉴[Z].第一回,1934:408-409.
  [59]广西省统计局编.广西年鉴[Z].第一回,1934:412.
  [60]从1927年至1931年,白糖及车糖主要来自荷兰,年均进口广西价值800000毫币,从香港进口冰糖年均进口值50000毫币,请参阅广西省统计局编.广西年鉴[Z]第一回,1934:414.
  [61]例如《融县志》记载:“海通之后,洋纱洋布逐渐充斥,……长安布庄当然歇业,因之蔗糖销路亦不如前。”(***龙泰任纂.融县志[Z].物产,***25年铅印本:165);《信都县志》载:“近年因种蔗利微,读业日渐衰落。”(***玉昆山纂.信都县志[Z].***25年铅印本,产业:569);《邕宁县志》记载:“……当此外来之糖充斥,诚有改良蔗糖业,以挽回利权之必要,亦复兴农村之良策也.”***莫炳奎纂.邕宁县志[Z].***26年铅印本,食货六,物产:715.
上一篇:近代民族企业的经营治理思想(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