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木桶原理的人力资源培训瓶颈拓展(2)
2016-07-15 01:04
导读:二、 员工培训的木桶原理 1. 木桶原理内涵。木桶原理指的是:一个木桶由很多块木板组成,假如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是非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
二、 员工培训的木桶原理
1. 木桶原理内涵。木桶原理指的是:一个木桶由很多块木板组成,假如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是非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这只不过是木桶定律之一。人们往往关注木桶定律之一,而往往忽略木桶定律二:一只木桶能不能装水,完全取决于有没有桶底和桶底的质量!
2. 木桶原理启示。这由很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分、一个班组,也可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企业、部分、班组和员工个人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员工培训实质上就是通过培训来增大这一个个“木桶”的容量。通过分析木桶原理与员工培训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木桶原理可以在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两大方面给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提供一些非常好的启示。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企业的培训是一个
系统工程,培训治理者应用统筹、系统和项目治理的理念来建立完善培训体系,以及操纵各个培训项目。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逐步改变员工的思想素质,进步工作技能,培养科学工作习惯,产生更大的绩效。所以做培训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建立培训部分组织和实施相关培训项目的目标,而且要有一个初步的效果猜测和培训治理规划。
三、 培训对象之木桶原理
瓶颈拓展之一:培训主体就位。培训部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得到足够的授权,解决培训需求分析、项目确定、内容设计、培训评估的题目。培训部应设定衡量本企业人才的标准,然后根据标准设定相关课程,组织培训;在培训部的监视下,由中层治理者负责在部分内实施“全程培训”,培训部应将精力集中在素质培训方面,并在一系列培训、考核后对职员的提拔和推荐有一定的发言权,培训部的重要地位应该加强。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瓶颈拓展之二:全员系统培训。一个企业比如一个大木桶,除非这个企业人浮于事,否则每一个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这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往往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这一点恐怕还不明显,但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某些薄弱环节的瓶颈作用就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有不少企业受培训经费所限,只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忽视对治理职员的培训,更忽视对企业经营者的培训;有的企业则只对阅历较浅的年轻职工进行培训,忽视对资深老职工的培训。这些做法都是与木桶原理相违反的。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极为迅速,忽视对治理职员、经营者、老职工的培训将使这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企业大木桶上最短的木板,从而制约了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进步。因此,企业员工培训的对象应全员化。近年来,企业培训的对象更进一步从本企业的员工扩展到了与企业相关的非本企业职员,例如合作厂商的员工、顾客等等,以使自己的产品充分展示其效能和上风。
瓶颈拓展之三:针对“短板”员工。假如组成木桶的木板是非不一,那么要增大木桶的容量,我们可采取两种办法:第一是同时加长每一块木板;第二是只加长最短的木板。相比之下我们很轻易看出,要增大相同的容量,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要经济得多。有不少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不考虑员工实际水平的参差不齐,其培训过程象学校上课一样要求同一的模式,采取同一的进度。根据木桶原理我们知道这样做实质上采取的就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是很不经济的,它大大增加了培训投资但效果却不一定好,由于它缺乏针对性。更有一些企业将培训视为福利的一种,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员工。这样做更是与木桶原理背道而驰,它只是使长木板更长而短木板则依然短,企业整体实力还是提不高。现在很流行揭短治理,即在企业治理过程中,不断查找和发现自己的最短处并及时对症下药使之由短变长,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