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题目与优化的分析
2017-04-30 01:01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题目与优化的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文章摘要] 文章了我国
[文章摘要] 文章了我国国有资本结构的存在的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 资本结构 题目 优化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不仅包括负债与权益的构成与比例关系,而且包括全部负债中活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构成比例,以及权益资本内部的构成比例。资本涉及到企业筹资、经营、利益分配的各个方面,是反映企业资金实力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检验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有20多年的,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题目还是当前改革中面临的重要题目。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已成为国企改革和脱困的障碍,阻挠着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其基本特征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股权结构和所有权不公道。具体表现为“三高”和“三低”,即外源性融资比例高,内源性比例低;间接融资比例高,直接融资比例低;债务性融资比例高,资本性融资比例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措施。
一、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题目及特征
(一)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债权人单一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8.7%上升到1993年的67.5%,1994年至1998年资产负债率依次为79%、65.8%、61.5%、54%和65.5%。据国家统计局对49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1997年底均匀资产负债率65%;即使是国家1994年确定的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负债率也为65%。资产负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制因素当排首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行“拨改贷”改革后,国家财政几乎不对国有企业增注资本金,一些新建国有企业完全靠银行贷款建成,成为无资金企业,致使负债比例畸高。据《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业贷款分别为17948.9、17019.3、18636.7、20190.5、22756.0亿元,2003年比1999年上升了26.8%。企业对银行贷款有着过度的非理性需求,致使负债比例畸高。国家进行改革的初衷是想通过银企债务关系来加强对企业的约束,但事与愿违,由于主要债权人是国有银行,而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共属国家所有,特殊的银企关系,使银行作为债权人对企业的约束偏软,企业不能还本付息,银行也不能拍卖企业强制收回债权,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国有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实际上难于实现。这样,现代资本结构中以债权人的约束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无法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发挥作用。
大学排名 (二)直接融资比例偏低,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对股权融资偏好过度
直接融资的程度是衡量市场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迅速拓宽,其中以股票融资的发展最为迅猛,但就的情况看,不仅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相比,直接融资的发展也明显滞后,规模仍然偏小。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的均匀资产负债率到1998年底已超过70%,而活动资产负债率则超过100%,相应的四大国有贸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约达到30%,远远超过了中心银行规定的17%。同时由于银行贷款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软约束,导致大量的长期负债转为短期负债。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末全国国有企业负债总额为50693.84亿元,其中,短期负债32237.47亿元,约占负债总额的63.59%,而同期活动资产总额为32628.81亿元,活动比率仅为1.01,与一般所公认的活动比率为2的标准差距甚远,明显加大了资本结构中的债务资本风险。资产负债率高对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来说,可以带来较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但由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经营效益较差,银行贷款利率更高,所以资本结构理论中的财务杠杆利益在我国事无法实现的。我国国有企业高负债就是资本结构不公道。但从另外一方面理解资本结构不公道在我国事否就等同于高负债呢?不尽然,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公道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与高负债相对应的高权益,即我国国有企业在证券融资中偏好股权融资。据中国国信证券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1999年股权融资占国有企业外源融资的比重为47.77%,到2003年已经增加到56.43%。我国自1986年发行企业债券以来,累计发行300多亿元,均匀每年只发行20多亿,2000年国有上市公司通过股票筹资1554亿元,企业债券筹资只有83亿元,是股票筹资的5%,这与国际上债券融资兴起、股票融资下降的局面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造成我国国有企业“重股轻债”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普遍对高资产负债率心有余悸,企业一旦经过股份制改造获准上市,便把股票融资作为公司融资的首选途径,不但极力扩大发行额度,而且公司的分配方案也很少以现金支付,而多以配股为主,把股票市场作为一块免费的蛋糕,都试图切得更大的一块。股权融资既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不存在因无股利支付而导致破产的风险,而且,我国股票市场上长期存在只进不出的市场准进与退出机制,使得股票融资在我国成为一种近乎无风险的融资方式。而债券融资是一种硬约束,企业面临着作为债权人的市场投资者的监视和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在债务无法偿还时,企业就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