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2017-06-27 01:02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我国已经确定了
摘要:我国已经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建立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目标,而面对世界流通产业的变革以及进世后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式,我国流通产业必须为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调整。本文从发展大型流通企业团体、推进流通产业外向国际化发展以及公道有效地利用外资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流通产业 流通国际化 利用外资
商务部2006年10月11日公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我国商务领域的第一个中长期总体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按照建立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式的总体目标,深进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国内流通业,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提升市场功能,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开放方式,建立***的对外经济关系,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自主发展的能力。
商务部商务领域的总体规划夸大了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总体目标,这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而且也符合我国政府加进WTO的有关承诺,即我国将在加进WTO的5年内全面开放流通领域。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流通产业必须要为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的发展做出战略性的调整和选择。
经济全球化背景来世界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化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上个世纪的中后期以不可逆转之势不断地发展和深化,使得世界流通产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呈现出流通国际化的特征。
流通国际化是流通要素跨国界的活动,其基本表现形式为资本的国际化、治理的国际化和商品经营的国际化(邓永成,2004)。流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可以将其概括为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化,前者是一国的流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经营具有国际化特征;后者是外国流通企业进人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竞争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流通国际化特征的形成使得世界流通产业形成了“大企业主导的格式”,国际性超大流通企业在世界流通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财富》全球500强行业的统计见证了国际性大型流通企业的迅速成长,例如在《财富》2002年度世界500强中,零售企业共49家,其数目仅次于位于第一位的银行业。2002-2005年,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一直雄踞世界500强首位。2006年度世界500强前50位中,沃尔玛位居第二位,家乐福居25位,美国的批发零售业企业麦克森和家得宝分别位居第30和43位。
世界流通产业大企业主导格式的形成,其重要原因在于流通国际化导致的全球采购与跨国营销。随着全球采购和跨国营销的发展,贸易资本逐渐主导全球生产,因此从生产企业的集中同一采购使跨国贸易企业对生产领域的控制能力得到强化。
开放条件下我国流通产业面临的变化
(一)我国流通国际化政策的演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流通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9~1992年,流通政策重点是调整流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转换国有流通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及流通现代化;第二阶段为1993~2001年,这一阶段的政策重点是规范流通秩序、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现代化;第三阶段为2002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政策重点是针对进世后流通领域即将全面开放而制定的一系列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
我国流通国际化政策是以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为主线的,而我国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始于1992年7月。国务院在此后的十年间逐渐地扩展了对外开放的范围和程度,并在2002年首次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列为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04年6月,商务部颁布了《外商投资贸易领域治理办法》,它是目前我国最完善的流通国际化政策,按照进世相关承诺,该《办法》无论在业务领域、地域范围、股权比例、经营形式等方面,还是在外商投资的审批制度方面都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