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心竞争力谈我国超市自有品牌的开发(5)
2017-08-06 03:21
导读:超市是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营业范围包括各类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广泛利用定量包装,明码标价,分类摆放,适合一次购买较多的商品,电子
超市是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营业范围包括各类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广泛利用定量包装,明码标价,分类摆放,适合一次购买较多的商品,电子计算机一次结算营业,商品销售量和销售额比较大,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并购、配送、销售实行连锁经营,具有多功能服务的现代零售商店。其基本特征为:以自助服务,一次结算为经营方式,以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要经营品种,以大量销售为经营原则,以降低用度,商品周转期为经营特色,以廉价销售经营方针。
从超市的科学内涵以及基本特征来看,超市已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短短几年间,超市连锁业在我国求得快速发展,但和超市自身扩展相比,自有品牌发展不仅速度慢,而且存在不少题目。
(一)自有品牌意识不强。更多的超市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商品中转站,来了什么就卖什么,只有极少数超市拥有自有品牌,而这些拥有自有品牌的超市,自有品牌涉及的商品数目与整个超市系统经营商品数目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如南京的苏果超市,拥有直营标准超市达120多家,45家便利店,整个系统经营品种达2万多种,自有品牌商品有400多种,仅占5%并且以售价偏低,购买频率低的小商品为主,这样即使有自有品牌,其销售额比例也低。
(二)没有明显的价格上风。目前自有品牌的价格和同类商品相比,有的高于同类商品,有的没有差别,也有一部分低于同类商品,而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明显的价格***。
(三)质量差别大且不稳定。很多挂有自有品牌的商品质量不同一,有的质量较好,甚至高于同类著名品牌,但也有一些品种质量很差,没有一个同一的质量形象。消费者假如购到质量较差的商品,将这一印象传递给所有的自有品牌,以为自有品牌只是在差的商品贴个牌子,便将在以后的购买活动中,放弃自有品牌。另外自有品牌商品质量也不稳定,有的质量刚开始还可以,但慢慢质量就下降,从而导致消费者失看,这种状况假如持续下往,将引起连锁反应,不但没有充分发挥自有品牌的上风,而且会大大伤害自有品牌的声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四)自有品牌促销少。从商品展示和促销力度上,也可以看出超市经营者不重视自有商品牌的发展。自有品牌往往摆放货架的不显眼处,也很少采取诸如广告、折扣、优惠券及职员倾销等促销方式。制造商推出一新品种或新品牌,经常派职员在现场向顾客推荐,而超市经营者都很少这样做,以为有即存在,存在即将出售。
出现目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超市本身没有意识到自有品牌发展这一趋势及其重要影响。国内某些超市在向西方同行学习过程中,留意到了这一趋势,但又以为国内条件不适应,因此,采取消极的态度。
2、缺乏稳定的生产基地。目前持有自有品牌的商品一般是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由小企业生产,很少有大企业的参与。大企业之所以合作意愿不强,一方面是害怕这样做,会树立竞争品牌;另一方面是其产品开发和加工能力较差,很难推出有特色的产品。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同时超市又缺少必要的质量监控体系,这就使得商品质量和供给不稳定,价位偏高。这和国外的大超市普遍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的情形有明显的不同。
3、超市规模目前相对较小。我国超市规模一般较小,如在超市行业全国排名第三的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也只有各类型店展三百多家。这样的规模很难吸引大的制造厂商加进,不利于进步自有品牌的号召力,超市往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往往又力不从心。三、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的理论基础——核心竞争力理论
提出超市自有品牌开发策略说到底就为了进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超市在未来发展中更具活力。
企业竞争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竞争中所处的上风及其战胜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终极表现为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包括劳务)的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为关键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