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至《吕氏春秋·制乐》,文王则把这种爱心广施到周国百姓:“周文王立国八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百吏皆请曰:‘臣闻地之动,为人主也。今王寝疾五日而地动,四面不出周郊,群臣皆恐,日“请移之”。文王日:‘若何其移之也?’对日:‘兴师动众以增国城,其可以移之乎?’文王日:‘不可。夫天之见妖也,以罚有罪也。我必有罪,故天以此罚我也。今故兴师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不可。’文王日:‘昌也请改行,重善以移之,其可以免乎!’于是谨其礼秩、皮革以交诸侯。饬其辞令、币帛以礼豪士。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群臣。无几何,疾乃止。”《韩诗外传》卷三也收录这则传说,可见是流播很广的故事。文王在面临死亡威胁之际仍然充满爱心,他之所以不肯以加固城墙的方式免灾,就在于这是劳民伤财的举措,他不愿意用百姓的辛劳来延缓自己的生命。他灭灾的一系列措施都是惠民利国,是对各类人群施恩。
为了突出文王仁爱之心的广度,《吕氏春秋·异用》还记载了文王更葬死人骨的故事,这则传说又见于《新序·杂事五》。故事结尾通过天下之人的赞扬:“文王贤矣!泽及髓骨,又况于人乎!”展示出文于的爱心。他对枯骨尚且充满关爱加呵护,对于生人自然是倍加关爱,保护他们的生命。
第三,宣扬文王的仁政
《孟子》对文王仁政的宣扬,可谓不遗余力。《粱惠王下》写道:“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这里寄托的是孟子本人的理想,他把文王说成是仁政的身体力行者,是一位与民同乐的圣君。
《孟子·离娄上》还写道:“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日:‘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日:‘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极力渲染文王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伯夷、姜太公归附文王的事实,用以证明文王推行仁政所收到的良好效果。其中周文王重用姜太公一事,在战国时期成为美谈,《战国策·秦策五》写道:“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周文王、姜太公传说,寄托了士人所向往的圣主贤臣遇合的理想,同时也是文王仁政的体现。
综上所述,先秦许多典籍所出现的文王形象,是以文德仁政著称,其核心价值是尚仁。虽然上述传说出自不同学派,但都突出文王的美德懿行,而对他建功立业的叙述则居次。
二
《逸周书·文传解》记载文王传授武王治国纲领,提出了自己从政心得:“厚德广惠,忠信爱人。”即君主必须要有厚德于内,要广施恩惠于外,做人讲究信用,要存爱人之心,这是文王为君从政的根本。钟惺在《周文归》中称其为“八字心传”。这个评简意赅,是文王为君形象的写照,浓缩地显现出文王之德的根本所在。
在文王看来,为政的关键在于君主,君主的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所谓“君之所好,民必从之”,因此,文王特别注重君主本人的身体力行。《逸周书·大匡解》开头一段如下:
“维周王在酆,三年遭天之大荒,作《大匡》,以诏牧其方,三州之侯咸率。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文王在灾荒发生后,先是向所统辖地区发出抗灾号令,得到广泛响应。紧接着在大庭召集群臣商讨应对策略。大庭是重要的议事场所,孔晁注云:“大庭,公堂之庭。”陈逢衡云:“朝于大庭,询国危也。”文王召集的人员众多,有掌管国家事务的重臣,有具体执行事务的府吏,从议事的地点以及人员阵容可以看出文王对于灾荒的重视态度。
文王详细了解国家治理中方方面面的事务,周全而细致地询问13个方面的弊病。在询问国家存在的这些问题时,前6个问题是从事务方面来切入,后6个问题是从具体的生活层面来着眼的,最后以水旱之灾收尾,其用意是探寻产生荒灾的原因,思考应对方案。文王所询问的这些事情,都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如果不是对政务了如指掌的君主,不可能提出如此众多的问题。提问本身就显示出家的风范,是治国有方的明主。《管子·问》篇专门列举君主所应询问的事项,多达百余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是君主治国理政的政要方式,《大匡解》中的文王,就是善于询问的明君英主。文王针对灾情所作的询问深入细致,他所采取的抗灾措施也很有力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禁奢尚俭。《大匡解》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示出朝野上下厉行节俭的景象。“及期日,质明,王麻衣以朝,朝中无采衣。”麻衣白色,《诗经·曹风·蜉蝣》有“麻衣如雪”之语。身穿麻衣,是用素服表示遭遇灾荒的悲哀。《周礼·春官·司服》:“大荒素服。”《礼记·玉藻》:“年不顺成,天子素服。”文王去掉平时的彩衣而身穿素服,朝廷大臣同样如此。《礼记·玉藻》称:“非列采不入公门。”这是正常情况下的规定。由于面临灾荒,文王和大臣都身穿素服,是以节衣的方式抗灾。除了节衣之外,还有缩食措施:“入食不举,百官质方,口不食餐。”《周礼·膳夫》云:“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备食。”平时周王进食须杀牲盛馔配乐而行,《周礼·天官·内餐》郑玄注云:“,割烹煎和之称。”贾公彦疏云:“饔,和也。熟食须调和,故号日餮。”百官在走访询问乡人、考究灾荒原因之时不得食用制作复杂的熟食。文王首先从自身以及拥有俸禄的大臣出发力行节俭,饮食皆降低级别,一切从简。文王从祭祀、装饰、用乐、饮食、劳作、外交礼仪、丧事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吉丧嘉宾多种礼仪,并且多数以禁令的方式出现。由此不难想象,当时出现的是举国上下一致抗灾的场面,正常的娱乐、修饰、享受,都压缩到最低限度。
《大匡解》所展示的文王形象,他对黎民百姓充满爱心,把发生灾荒的原因归咎于本身:“不栽不德,政事不时,国家罢病,不能胥匡。”这种反思体现出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大匡解》中的文王是美德懿行的化身,同时又是励精图治、力挽狂澜的政治家。他抗灾有力,减灾得法,救灾及时,反映出他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极强的应对挑战的能力。他熟悉法令的制定发布、行政上的调度、上的运筹,是一位成熟的君主。《大匡解》对文王的刻画,兼顾他的美德懿行和励精图治,前者渗透在后者之中,大量出现的是文王对国家的治理活动和措施,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和其他先秦典籍侧重于表现文王美德懿行相比,《大匡解》对文王的刻画已经从本位转向政治本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