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借来仙家一炷香
(1)仙人指路—术士形象中的仙家之气
如果说张角、张宝等人是以半巫半人的角色,揭开了《三国演义》恢弘壮丽的大幕。《三国演义》中的术士形象也由此混入了巫师的血脉,透着几分诡异气息。但是,他们也不过是揭帘的帮工,罗贯中给予他们的空间也只有发端的几节。那么,术士形象的第二次登场,可谓是借来仙家一柱香。几个隐匿于乱世铁色天幕下的身影,拂去衣襟上点点凡尘,飘然降世。
张角等人出场时,引得天下大乱,群雄问鼎,诸侯割据的大背景悄然铸就。而那来自天外的飘渺仙气,把最粗笨的搭台苦工直接跳过,淡然一笑,在转折的路口,将隆隆前行的车辕只一转,便引得乾坤颠倒。
(2)“术”的体现
于吉,在这群人中第一位登台。而他简短但绝不简单的演出,代表的是罗贯中在刻画第二批术士时的诸多特点。
“饮酒之间,忽见诸将互相耳语,纷纷下楼。策怪问何故,左右曰:“有于神仙者,今从楼下过,诸将欲往拜之耳。”策起身凭栏观之,见一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故事发生在江南吴家。当时的孙策继承了兄弟的基业,正准备在这片神秀的土地上打下自己的烙印。不幸的是,刺客的突袭,使这位勇冠三军的大丈夫身批金疮。但是,伤势毕竟有限,在于吉出场之前,几乎没有预兆暗示这欣欣向荣的景象将有一日被撕得粉碎。
而在此,吸引人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首先,于吉的背景。《三国志》中记载他“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注意一个“道”字。这个字,便是仙与巫最大的不同。“道,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无为而养万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无为而寻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损道行。”因此,道人便是与仙最接近的人物。如果百姓向张角叩拜,也许人们会认为他是妖言惑众,装神弄鬼。而如今百姓焚香顶礼膜拜于吉,却是因为他飘然的仙风道骨。其次,是于吉显露的神迹。也许,命中注定于吉便是孙策的煞星。孙策不过第一次和他见面,便因为百姓对于吉表现出崇拜而恼羞成怒,“喝令:‘速速擒来!违者斩!’”可是接下来的一切,却显示出于吉作为术士的不平凡。刑场祈风祷雨,断头尸首消失,风雨夜显灵惊倒孙策,杀于吉之小卒为孙策误杀,道观显圣,直至后来镜中显灵。这一连串的诡异,让孙策心惊肉跳。
还有,便是加害术士的角色戏剧般转折的命运。虽然孙策此举是出自保全社稷的大局考虑,要把可能蛊惑人心的邪魔外道铲除。但这也暴露了他有勇少谋,刚愎自用的缺点。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却了一个神仙般的人物,其结果便是“策拍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昏绝于地。夫人令扶入卧内。须臾苏醒,自叹曰:“吾不能复生矣!”。
孙策死,孙权出。三国时代巨鼎一足的东吴艨艟,渐渐显露出了它的头角。可以说,正是于吉的出现,使东吴政权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换血,剧情由此走上了正轨。不得不说这是极巧妙的转折。
(3)于吉的现世与术士形象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