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新的传媒现实的建构,有许多可供选择的路径。然而,就应对低俗之风而言,尤其是就当下传媒运行所奠定的“现实”基础而言,以“新闻精品”为诉求点建构中国新的传媒现实应被视为最佳的路径。
“新闻精品”可以被顾名思义地理解为“新闻报道中的精致作品”。其作为一个新合成的术语,最早见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业界个别人士的业务探讨文字中。它的出现,从时空关系上看,跟传媒低俗之风的“抬头”是共时的,可以被看作是对后者的一种“本能”的反弹;从事物的演进关系来看,则可以被诠释为对传统的报道形态、尤其是报道理念的一种深化和升华。在传统新闻学的视野中,新闻作品以其时效性和动态性强、结构形态以“碎片”状居多而被视为“易碎品”。久而久之,这几乎成了中外新闻界的一种思维定势。而新华社记者程予则试图打破这一认识上的藩篱,将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归结为对“新闻精品”的执着追求。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1993)奉献给同人的文字中,不仅认定新闻报道可以出精品,而且坚称“新闻精品必须能带动一般作品,成为一般作品的范例和榜样。”[7]程予所代表的,显然是一个新时代应有的职业气质。这个气质,在改革开放后延宕十年(1979-1989)之久的“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中已得到相当程度的培育。因此,当中宣部于90年代向思想文化战线发出创建“‘五个一’精品工程”的号召后,人民日报社以创建“96’精品年”活动登高一呼,很快在全国新闻界掀起了“多出精品,快出人才”的浪潮。
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野中,这势必引发一场关于新的传媒现实的建构运动。然而,中国传媒业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未按社会建构理论设定的路径来推进自己的精品工程。也许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发现,尽管它对“事件”的设计是精心的,在“传播”上是颇具气势和规模的,例如,每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精品颁奖,迄今已经持续了十几届。但是它的推进并不尽如人意。据来自广播电视系统的一位管理者“爆料”:在一年一度的新闻评奖中,地方台(站)所选送的“新闻精品”屡有掺假现象,即参评作品中有好多并非实际“播出带”,而是利用播出后和参评前这个“时间差”组织“精兵强将”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深加工之作——“这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8]究其根源,现实的因由不言而喻。而理性地分析,就其普遍性而言,则显系新闻人缺乏创造一种新的传媒现实的自觉意识,因此不可能对这一建构过程中的核心“事件”——新闻精品及其内涵——做出学理意义的“解释”。传媒现实的建构对新闻理论界提出了要求,新闻精品之理论建构在所难免。
理论由概念和解释两大要素组成。[9]概念之确立,除了需要固定的词语符号外,定义必不可少。1999年,刘海贵教授在《论新闻精品战略》一文中率先对“新闻精品”概念进行界说:“所谓新闻精品,意即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作品,也就是俗称的好新闻,包括好消息、好通讯、好言论、好版面、好栏目、好专题等。”[10]尽管这个定义还有进一步推敲的余地,但毫无疑问,它为新闻精品之理论建构拉开了序幕。2004年,我以刘教授的定义为起点对概念的涵义作出了新的表述,“新闻精品,亦作精品新闻,指内容精确、体式精练,有精神张力的新闻作品,包括作品、版面和栏目等。”[11]鉴于两年后的今天未见新的定义出现,似乎可以宣称,新闻精品之理论建构已经有了一个概念化的结果而转入理论解释的阶段。
“解释不仅仅是命名和确定变量;它要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中找出规律来。解释通过介绍事件内部发生的情况或是该事件与另一事件之间发生的变化对该事件做出说明。”[12]新闻精品诚然发轫于政府宣传主管部门大力推行“‘五个一’精品工程”的大背景下,通常是以人们熟悉的获奖“好消息”、“好栏目”等形态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的。然而,在一个认识论的视野中,它主要地应当源于被马科斯•韦伯称为“艺术才能”的新闻人的一种认识能力。韦伯指出,“真正的艺术才能,总是表现在知道如何通过将人所熟悉的事实与人所熟悉的观点关联起来而后产生新的认识。”[13]对于新闻人来说,这一“新的认识”,在基本的意义上,可以归纳为:新闻精品来自于人所熟悉的新闻和精品,其品格和价值则高于新闻和精品——简而言之:新闻之体,精品之魂。于是,人们对它的认识便会远远超越其作为作品的具象或器物的层面,而将其升华为一种意识的指向,一种营造传媒现实的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就新闻精品所在的范畴以及该理论所体现的变量关系而言,它仍然隶属于新闻报道这个大的范畴,就某一件具体的新闻精品(作品)来看,它适用于任何新闻文体和报道方法,即新闻精品普遍存在于新闻报道所囊括的所有文法之中。但它又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而是一种被韦伯称为“理想类型”的东西。按照韦伯的观点,理想类型是人们基于现有事物的一种新的建构。它借助“单方面地突出一个或更多方面,通过综合许多弥漫的、无联系的、或多或少存在、偶尔又不存在具体的个别的现象而成的,这些现象则根据那些被单方面强调的观点而被整理于一个统一的分析的结构中。”[14]
传媒现实之运行:新闻精品建构的三个维度
在新闻精品的分析结构中,亦即在新闻精品的“理想类型”模式建构中,存在着三个基本的维度。
一、事实显度
显度即显现度。其概念来源,一是取自刘建明教授对新闻媒介功能的概括。他认为,新闻媒介的显度功能是指“新闻媒体产生的积极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人的感官可以很快观察到”。[15]二是取自徐亮的一个美学观点:显现。徐亮提出,如果把艺术理解为一种活动,而不是在活动之外的僵硬的存在物,那么艺术所显现者就取决于它的显现。显现便是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因此,可以把显现看作是艺术活动的本体形态。显现就是去现。它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由整体的朦胧到整体的明朗,也可以由个别的显现到整体的显现。无论哪一种过程,都是生长性的,都是产生新东西的过程。所以,艺术有自己的生命。艺术家和观众的艺术活动就是孕育和完成新生命的活动。这活动是创造性的。就是说,如果没有去显现这样一种活动,作品的要素是无法凭空设计出来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有机整体。[16]
新闻精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我们可以将其当作新闻中的艺术品去看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活动就是一种显现活动,没有去显现这个环节,新闻的要素、乃至新闻本身是无法凭空制作的。因此,新闻人的最高使命莫过于去充分地显现那些已经存在的、正在发生的新闻。而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现场短新闻、视觉新闻以及60年代作为一个议题延宕下来、到90年代依然存在争议但却不乏鲜活的散文式新闻,就是一种突出的新闻“显现”——中国新闻人旨在提高新闻显现度的一次大演练。以现场短新闻最为典型,在此作集中阐述。
可以说,现场短新闻是踏着时代的步点准时向20世纪90年代“报到”来的。1990年6月,首都21家新闻单位举行了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由此,“我国新闻界兴起了现场短新闻热”。彭朝丞在总结其历史背景时介绍说,1989年的金秋,北京的政治风波平息后,我国新闻界在反思舆论导向上曾经出现过的偏差,提出了十年新闻改革要不要继续,如何继续;传媒怎样做到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