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米歇尔•福柯指出,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世界观或概念结构,它决定了该时期知识的本质。这使得一个时代的人们不可能用另一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思考。[29]
无论是由于时间老人的安排,还是由于中国“入世”带来的新气象,人们都会确切地相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时期伊始,中国传媒格局不仅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同时也遭到了公众的诟病。用一句流行的话语来形容,这既是对传媒现实的挑战,更是其机遇所在。这个机遇所能给予我们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使我们可以从容地面对挑战,以一种不同于传统概念的“新闻精品”去改变传媒现实,以属于新时期的世界观去观察、去思考、去建构新的传媒现实。这也应当是新时期对传媒现实的期待。
注释:
[1]童兵.加入世贸组织三年中国传媒格局的嬗变与前瞻[J].复旦学报2005年第1期。
[2]参见央视国际,2004年12月10日 11:39。
[3]仅搜索2005年12月20日的“百度”网页,显示“传媒低俗化”主题的资讯即达34500条之多。剔除其中的“泡沫”,实际资讯应在3000条以上。
[4]关于“能量守恒和转换规律”.参见《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80页。
[5]参见(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320页。
[6]转引自(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321页。
[7]引自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博士学位论文),未刊。
[8]参见卢宏.《关于精品创作的哲学思考》,创新与创优[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47页。
[9](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10]刘海贵.论新闻精品战略[J].新闻大学1999年秋季号。
[11]孔祥军.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2](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13](德)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0页。
[14](德)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朱红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15]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16]徐亮.显现与对话[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6-47页。
[17]彭朝丞.现场短新闻写作概要[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18]余家宏等.新闻学简明词典[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
[19]杨伟光.电视新闻学论集[M].书海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20]孔祥军.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新闻学专辑。
[21]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22]张建伟语.转引自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23]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253页。
[24]胡妙德.电视传播与人文关怀[J].电视研究,2000年第7期。
[25]李亚彬.深化理论研究,推进电视改革——访杨伟光[C].光明日报,1998年10月6日。
[26]李东生、孙玉胜.东方时空精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0页。
[27]白岩松.一定和别人不同.转引自叶子.名记者谈采访[M].长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28]李大同.冰点’98——寻回心灵深处的感动[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492页。
[29]参见(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