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对于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的另外一个方法论理论基石是美国学者斯蒂芬·芬克(Stephen Fink)在他的论文集《危机管理:为不可避免的灾难做筹划》(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中提出的危机传播阶段理论。他借用医学上的术语把危机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延续期、痊愈期和评估期,大体对应的是危机前、危机初始阶段、发展阶段、解决阶段和危机后的评估阶段。由于突发事件与一般危机事件相比,其发生前的征兆尤其不明显,毫无舆论的准备阶段而言,因此就舆论引导而言,对突发事件作以下分期即可:爆发期、持续期和痊愈期。
“3F”假设和突发事件分期理论为网络论坛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3F”假设为舆论引导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而分期理论为舆论引导策略提供了阶段划分,使舆论引导更具阶段针对性。
二、舆论引导的方法论应用
突发事件分为爆发期、持续期和痊愈期,不同时期,突发事件处于不同的状况阶段,舆论也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舆论引导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下面以从2007年6月开始成为舆论热点的山西黑砖窑事件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引发的舆论状况为例,说明各阶段的舆论特点。
强国论坛分为浅水区和深水区,浅水区以事实判断信息为主,深水区以价值判断信息为主。6月13日,《新快报》一篇题为《山西黑砖窑事件续:可能有上千孩子被骗卖做苦工》的报道成为为舆论议题,同时在浅水区和深水区出现,至此,网络舆论爆发。如表-1所示,当天,有关黑砖窑事件的帖子在浅水区有15条,而在深水区仅有3条。6月14日,浅水区36条,深水区2条。6月15日,浅水区117条,深水区9条。可见,在危机爆发期,价值判断信息还没有发挥的余地和空间,所以以事实判断信息为主。
随着事件逐步展开,人们对事件的认识逐渐深入,进而对事件价值做出自己的判断,6月16日深水区的发帖量由15日的9篇一跃上升为30篇,并且在持续的过程中保持着相当的数量。可见在突发事件的持续期内,事实判断信息和价值判断信息齐头并进,共同组成了舆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强国论坛严格的管理,噪音信息没有存在的可能,但是我们可以想见,随着事件的不断展开,噪音信息是必然存在的。
6月27日—7月15日,事件没有明显进展,舆论也进入了一个低谷。7月16日、17日,随着洪洞县委副书记被免职、窑主被判刑,事件进入了一个高潮性收尾,舆论也随之跟进。事件至此结束,舆论渐弱直至消退。
由上述舆论状况的分析可以得出,突发事件引发的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传播特点:爆发期,信息爆发式涌现,事实判断信息多,价值判断信息少;持续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信息参半,同时伴随着噪音的出现;痊愈期,事实判断信息和价值判断信息间或有之,呈渐弱之势。
根据上述舆论传播特点,不难得出舆论引导的侧重点:舆论强势发生在突发事件爆发期和持续期,因此引导重点应该放在爆发期和持续期。根据爆发期和持续期不同性质舆论的分布状况,可以得出爆发期应以控制信息流为主,持续期则应以引导影响流和消除噪音流为主。
三、舆论引导的措施构建
与国家发布突发事件应对法,建立一套政府应急决策预警系统一样,网络论坛在对突发事件舆论的引导上也应该明确职责,建立一套完善系统的应急措施,以使舆论按照有理、有序、有利于建设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应急舆论引导系统包括以下方面:
(一) 控制信息流
控制信息流的核心目标是使信息顺畅、、真实、完整地呈现在网友面前,使其对突发事件做出准确判断。所谓顺畅,就是使信息发布渠道和浏览渠道通达自如,确保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防止论坛因突发事件发生后浏览人数过多而造成网路堵塞。而真实、完整,则要求论坛能够做到“查疑补缺”。
1)查疑。所谓查疑,就是对事实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确认。事实判断信息是价值判断信息产生的基础,它的真伪直接影响着对突发事件的价值判断,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事实价值信息,要严格核实,杜绝虚假信息出现。操作方法就是对虚假信息甚至是可疑信息进行屏蔽,版主删帖和关键字屏蔽是主要途径。
2)补缺。所谓补缺,就是对没有显示在论坛中的有关事件发展的环节和细节进行添加。由于许多网友对突发事件的了解只是通过论坛,而没有进行其他链接,如果论坛中的事实判断信息不完整,缺少某一环节或细节,网友就有可能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从而得出反向的结论。为方便网友认识事件的全貌,对事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要求网络论坛安排专职版主对事件全程关注,补充添加遗漏的事实判断信息。强国论坛以“今日关注”的形式主动发布缺失信息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 引导影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