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益气治疗习惯性便秘76例临床观察(2)
2013-06-03 02:28
导读:组38例,治愈19例,好转12例,未愈7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81.6%。对照组38例,治愈7例,好转12例,无效19例,治愈率19%,总有效率50%。两组治愈率比较
组38例,治愈19例,好转12例,未愈7例,治愈率50%,总有效率81.6%。对照组38例,治愈7例,好转12例,无效19例,治愈率19%,总有效率50%。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讨论
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原其所由,皆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食酒浆,过食辛热,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故传到失常,渐成燥结之证”。近年来研究,食物纤维对预防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憩室等结肠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都有重要意义。《金匮翼》:“气内滞而物不行”。医学认为精神刺激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胃肠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诱发便秘。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便秘的康复亦有重要意义。建立正确的饮食起居卫生习惯是防治便秘的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便秘多为脾虚、血瘀、热解、寒凝、气血津液亏虚等导致大肠传导失司所致。便秘病位在大肠,与脾肺肝肾关系密切,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大便难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移行大肠大肠传到失司成便秘。肝主疏泄,肝气不疏,气机壅滞,气郁化火,火灼伤津,肠道失润,以致便秘。肾主五液,司二便,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凝滞,肾阴不足,肠液涩少均致便秘。
根据习惯性便秘的特点,年老体弱,脏器虚衰,真阴不足,正气不足等病机,黄芪补脾肺之气,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肉苁蓉温肾益精,润燥滑肠;当归养血和血,辛润通便,牛膝补肾强腰,其性下降;枳壳宽肠下气,泽泻入肾泄浊;少加升麻以升清阳,使清升而浊降。《景岳全书》:“凡病涉虚损而大便秘结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故习惯性便秘以补润为主,慎加攻下之剂,正如现代医学对大黄、番泻叶等药理研究,因其中含有鞣酸蛋白等止泻药物,故久用必然南辕北辙,并且长期应用可导致大肠黑变病的发生。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 考 文 献
[1] 刘绍能.便秘的中医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2] 王永炎.今日中医内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