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与治疗(2)
2013-06-29 01:28
导读:2.心电图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PTFV1(+),心电轴右偏和右室肥厚。 3.超声心动图可确定狭窄瓣口面积及形态,M型超声可见二尖瓣运动曲线呈典型“城垛样改变
2.心电图 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PTFV1(+),心电轴右偏和右室肥厚。
3.超声心动图 可确定狭窄瓣口面积及形态,M型超声可见二尖瓣运动曲线呈典型“城垛样改变”。
1.诊断 查体发现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心尖区S1亢进和开瓣音、P2亢进,可考虑MS的诊断。辅助检察可明确诊断。
依瓣口大小,将MS分为轻、中、重度;其瓣口面积分别为1.5~2.0c m2、1.0~1.5c m2、小于1.0c m2。
2.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与下列情况的心尖区舒张期杂音相鉴别,如功能性 MS、左房黏液瘤或左房球形血栓、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三尖瓣狭窄、Austin- Flint杂音、Carey-Coombs杂音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二尖瓣关闭不全、室缺等流经二尖瓣口的血流增加时产生的舒张期杂音。
MS病人左心室并无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过重,因此没有任何特殊的内科治疗。内科治疗的重点是针对房颤和防止血栓栓塞合并症。对出现肺淤血或肺水肿的病人,可慎用利尿药和静脉血管扩张药,以减轻心脏前负荷和肺淤血。洋地黄仅适用于控制快速性房颤时的心室率。β-受体阻滞药仅适用于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率或有窦性心动过速时。MS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
1.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以及有心功能不全症状的病人,均应尽早转到有心血管外科或心脏介入治疗科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对于出现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肿的病人,要按前述治疗方法紧急处理后立即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3.急性肺水肿的病人,转院过程中,要给病人吸氧,病人要取坐位或半卧双腿下垂,同时静脉注射或滴注静脉扩张药。途中应有医护人员陪同。
首先要预防发生风湿热,已发生过风湿热的病人,要预防风湿热复发。二尖瓣狭窄病变无论其病因如何,都是机械性损害造成的,尚无有效药物可以逆转这种损害。所以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出现肺淤血症状的病人,均应尽早行介入(球囊扩张术)或手术(二尖瓣分离术、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心房纤颤病人,应抗凝治疗。
参 考 文 献
[1]童晓明,马洪图,王华,张文霞,王继涛;多普勒超声对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分析研究[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1年04期
[2]江洪, 黄从新. Inue方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 1993, 1(3):38.
[3]黄震华.二尖瓣狭窄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新医学,2007,38(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