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天疱疮临床诊断与治疗(2)
2013-07-03 01:06
导读:2结果 40例口腔黏膜天疱疮患者,痊愈16例,基本治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无效患者经加大激素剂量,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应用激素冲击疗法等,病
2 结果
40例口腔黏膜天疱疮患者,痊愈16 例,基本治愈14 例,有效7例,无效3例。无效患者经加大激素剂量,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应用激素冲击疗法等,病损仍未能控制。
3 讨论
天疱疮是由抗上皮成分的循环抗体介导的皮肤黏膜疱性疾病,可能属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疱疮易感者HLA-nR4和人类红细胞抗原DRw6(n邓,X0503)的表达频率增高。天疱疮可并发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是重症肌无力和胸腺瘤患者。目前多认为一些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含有巯基结构的药物(如青霉胺)刺激,微量元素,雌激素变化可能与天疱疮发病有关。70%以上以口腔为初发病损区域,90%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腔损害。所以大疱病损常首先出现于口腔黏膜。早期病损局限并有缓解期,糜烂面可愈合。后期大疱糜烂扩延全口,造成进食时疼痛,患者进食受限。口腔损害常单独存在数月,然后皮肤出现大疱或口腔与皮肤同时出现大疱。急性发作后可转为慢性发作,也有开始即呈慢性发病过程。除口腔黏膜外,外阴部、肛周及眼结膜也可受累。
病损可发生于口腔各部位,并常早于皮肤损害。唇、舌、腭、颊、龈为好发部位。开始口内发疱,可由局部创伤引起,即使轻微刺激也能诱发。疱从小逐渐发展扩大成圆形大疱,多为1~2个,也可广泛发生,直径由几毫米到1厘米以上,大小不等。疱壁薄、透明,松弛易破。疱破后疱膜向周围退缩,使溃疡扩大,这种现象称“周缘扩展”。自觉起疱前,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感到刺痛,初发时一般有1~2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水疱。由于进食和语言等原因,水疱易破而出现不规则的糜烂面,疼痛明显,不易愈合。病情严重者,口内难以找到正常黏膜。刷牙、硬的食物碎片以及义齿的压迫使得口腔内的糜烂面不易愈合,甚至等全身状况好转后,口内仍难以治愈。长期的糜烂面存在,患者咀嚼、吞咽、说话均有困难,有非特异性口臭出现,淋巴结肿大,唾液增多并带有血迹。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全身支持治疗,防止继发感染。早期、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是成功的关键。疱和糜烂可使体内的蛋白及其他营养物质大量丢失,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食困难时可静脉补充。全身衰竭者可少量、多次输血。同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情绪,预防受凉和继发感染。早期、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该类药物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药疗程可以分为起始、控制、减量、维持四个阶段。早期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则病情可以控制,预后较好。个别严重病例可出现全身衰竭,合并继发感染,导致死亡。天疱疮治疗中皮质类固醇与免疫制剂同时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天疱疮的预后,在此基础上配合血浆置换疗法、改良的冲击疗法、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使难治性天疱疮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于长期缓解。随着传统药物(疗法)的最佳组合及新药物、新疗法的不断问世,治愈天疱疮的希望将成为现实。
参 考 文 献
[1] 李秉奇.口腔黏膜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9-71.
[2] 江潞,陈谦明.天疱疮的糖皮质激素治疗[J]. 国外医学口腔分册,2004,31(6):478-480.
[3] 于世凤.口腔组织病[M]. 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93-194.
[4] 许国祺.口腔癌前病变白斑与扁平苔藓[M]. 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