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4)

2013-05-20 01:04
导读:3.要反映学生的智慧水平 难度下降不是只去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是通过平庸来降低难度,而是在坚持检测学生智慧水平的前提下,降低难度。这对

3.要反映学生的智慧水平

难度下降不是只去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是通过平庸来降低难度,而是在坚持检测学生智慧水平的前提下,降低难度。这对命题人员是一个挑战。因此,既要反对简单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又要反对使用大量的陈题或熟题,还要反对单纯考学生解题技巧。既要反映学生的智慧水平,又要降低难度,命题时,应使用通畅思维路径试题和恰当地控制试题条件。

(1)使用通畅思维路径试题。试题的难度与正确解题所需要的思维路径畅通与否有关,图1呈现了两种路径畅通情况。任何试图1题都有起点和终点,两者之间的距离是需要考生来填补的。甲图表示的是学生在填补这个距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陷阱,每一个曲折的地方,都会有学生掉到陷阱中,最后能走到终点的学生并不多。这类试题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要绕过这些陷阱所需的技巧,在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只在解题时有用。这类强调解题技巧的试题,不应当提倡。乙图表示的是另一种路径畅通情况,从起点到终点有多条路径可走,每条路径是直的,其关键在学生如何确定走的路径,也就是如何建构问题模型。这种根据相关信息建立问题模型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是十分有用的,也是成功的关键。这类畅通的思维路径试题是值得提倡的。

图 1

(2)试题的难度与许多因素有关(见表2),可采用一定策略进行控制。

表2  影响试题难度的因素和控制策略

因素

策略

1. 题目条件

对象

过程

现象

简单条件

n对象=1

n过程=1

n现象=1

复杂条件

n对象≥2

n过程≥2

n现象≥2

适度控制

2. 条件表述的隐蔽性

直接

需要转化

提倡联系实际

上一篇:浅谈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