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N规则=1
N规则≥2
不过分强调
4. 数学处理水平
一般
较高
不过分强调
5. 答案
不必讨论
需讨论合理性和多解性
少量采用
6. 原有解题经验的影响
正面影响
无影响或负面影响
使用新情景
(三)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新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相关的学科课程标准是全体受教育者应当达成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科教育应当关注的是全体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应当体现在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终结性考试的学业考试,其关注的也应当是这个达标程度。只有坚持水平考试的性质,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腾出空间,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有可能;只有不过分强调考试的区分性,才能减少对教学要求的任意拔高和拓宽,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减少人为地扩大高中生源上的不均衡性。
对于学业考试应坚持水平考试的性质,可能会引起导致学习能力降低的担心。然而,许多强制推行学习能力考试的国家,如英国,正在反思考试所引起的负面作用。在1979年撒切尔政府建立之前,英国甚至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计划,置于各地方政府管辖下的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方针,实施重视每个孩子个性的教育。随后,撒切尔政府重视“基础学习能力”的教育,对教育实施了彻底的改革,建立了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改革的结果是,如果某所学校的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成绩差,学生的父母将不送孩子去那个学校上学,该校的学生数量减少,学校的预算额也减少,甚至关门。所以,学校都努力争取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而,这种做法的弊端逐渐显现,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学校因为过于重视学生在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成绩,教育方法变成了以考试为中心,出现了“填鸭式教育”的倾向。教师认为:“老师一年到头为准备考试而忙碌,对孩子的评价以考试结果为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呢?”英国的全国教师工会认为:“即便某学校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也只不过表明教师的考试对策成功了而已。”
在我国,“考试至上主义”的负面影响同样也是十分明显的。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统一的考试一时尚难以取消,那么,就需要平衡“重视学习能力”和“重视个性”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大、区分性强的考试,似乎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必然会使考试挤满学生的所有时间,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就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水平考试性质,为学生的发展留出空间,应该是一种平衡的做法。
为此,学业考试应做到:(1)严格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精确定义考试的要求;(2)以全体学生正常学习状况为基准,确定达标的表现;(3)转变选拔考试的命题指向,适度降低考试的区分性。
三、学业考试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中考到学业考试,不仅仅是考试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考试的价值取向以及相应内涵的改变。这种改变应当是在继承中考改革成果基础上的发展,应当是渐进式的变革。在这个改变过程中,必然会面临新问题。笔者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有如下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