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6)

2013-05-20 01:04
导读:(一)如何恰当地确定学业水平标准 根据上述分析,学业考试所检测的学习目标水平,应当是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是

(一)如何恰当地确定学业水平标准

根据上述分析,学业考试所检测的学习目标水平,应当是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全国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在一定区域内,如浙江省,全体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应如何定位、如何进行清晰的定义,是一个回答起来比较困难的问题。

这里有两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明了的,其一是学生学习机会的质量,其二是学生正常学习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机会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时间、教学资源、人均经费等方面,学习机会的质量就是指上述方面的保障程度,它与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业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地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机会质量的高低有关。因此,要定位一定区域内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水平,就必须仔细地分析区域内学习机会的质量。学生正常学习的状况则是另一个影响学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正常学习状况当然可以从学习的时间来描述,但学习的努力程度和效果显然也是应当考虑在内的。

总之,要恰当地把握学业水平的标准,必须准确地把握上述两个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进行细致地调查和长期的跟踪观察。同时,随着教育的发展,学习机会的质量将逐渐提高,加上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学习效果也会提升,学业水平将逐步提高。因此,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业水平标准。

(二)如何在保证评价真实性的前提下降低难度

评价的真实性,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真实评价(Realistic Assessment),即通过学生在与现实世界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和科学家实际工作相似的情景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成果。评价的习作包含真实的任务、难题或专题,当中牵涉学生的判断及创新意念。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有关习作,模仿现实世界的情况,包含一定的复杂性,并提供机会改进表现。其二,是指真实的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即通过评价所收集的信息应当是可靠的。这两种含义之间略有差别,“真实评价”更多是从评价的方式考虑,强调要增加评价与真实生活相联系,提倡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景性。“真实的评价”则更强调评价所收集信息的可信程度。实现“真实的评价”的途径很多,“真实评价”应是其中的一种。

由于普遍存在应对考试的教学,纸笔测验在许多时候,并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例如,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卷刚刚下发,学生还正在答卷,教师看了试卷后,就能对班上同学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进行估计。试卷批改出来后,教师当初的估计与最后的结果之间是吻合的,甚至是非常吻合的。这些教师为什么这样神?教师认为是由于他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的缘故,然而,仔细分析教师推断的过程,可以发现这样的逻辑关系:(1)试卷中的试题,教师都曾经组织学生复习过;(2)学生对各类试题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训练,比较熟练;(3)教师十分了解学生在解这些类型试题时的准确率,由此,教师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成绩。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这种纸笔测验最终获得的信息是不可靠的,是不真实的。

学业考试试卷中的每道试题都有自己的检测功能。例如,有的试题是检测有关核心知识的语义信息的(心理路径一),有的是检测解决问题能力(心理路径二),有的是检测科学探究技能的(心理路径三)。然而,由于目前存在的应试倾向,教师应对考试时,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层级下移”策略,即通过将试题类型归类、模式化,辅之以超强度的训练,最终教师试图使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将检测高层次思维的试题(如问题解决的试题、探究技能的试题),下降到再现、再认的层级。也就是,原本命题者希望能测量学生是否具有探究心智技能的试题,因学生在复习时已经做过类似题目且非常熟练,那么,在考试时,遇到同样类型的试题,其心理过程就不是运用探究的心智技能,而仅仅是模式试题的再现、再认而已。如果平时准确率较高,则在这种考试中就会获得较高的成绩,教师也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他的成绩。

如何才能保证评价收集的信息是可靠的?真实评价的思路是可以借鉴的,即应当使试题的情景远离学生机械训练过的、比较熟悉的情景,也就是学生在一个变式的、比较陌生的试题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将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水平,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可靠程度。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日新月异的,科学面对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这都为真实的评价提供了可能。试题更多地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科学探索实际,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在解决真实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评价的真实性,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即“能从学校带走的知识”。

显然,评价的真实性程度越高,越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这对试卷难度控制提出了挑战。由于应试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解模式化的试题能力大为提高,一旦试题远离他所熟悉的情景或模式,难度自然增加。为了降低难度,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渐进式的变革,即每年逐步增加确保评价真实性的试题,增加检测“能从学校带走的知识”的比例,同时,对教学进行正确的引导,逐步转变“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使教学更关注学生的成长、更关注学生智慧的提升。

学业考试是一种新的考试,它与中考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它必须在继承中考改革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同时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深入、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业考试的目标和内涵的认识会更加准确和清晰,这都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上一篇:浅谈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