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

2013-05-20 01:0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价值追求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

摘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初中毕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和任务应有别于传统的中考。学业考试应负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学业考试的变革应当是渐进式的变革,是考试的价值取向以及相应内涵的改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如何恰当地确定学业水平标准;二是如何在保证评价真实性的前提下降低难度。

关键词: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价值追求;评价;实现路径

Abstract:The performance test for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graduation system of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enrollment system of senior secondary schools,which character and task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graduation examination.The value-orientation of performance test shluld.reflect the philosophy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reduc students'workload and promo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innovation of performance test should be a gradual reform and a change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st.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how to properly define the level of students'performance? how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tests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authenticity of evaluation is guaranteed.
Key words: graduates of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performance test; value?orientation; evaluation;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2005年,浙江省的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北仑区、义乌市三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次实行了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1]学业考试是在中等学校入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基础上进行的变革,但无论是考试的背景,还是考试的性质和任务,学业考试都有别于中考,因此,学业考试应有其独特价值追求和实现的路径。

一、学业考试的背景

理解一项改革举措的意义,首先需要分析这项改革所发生的背景。我省进行学业考试改革具有三个基本的背景,就是新课程的实施、浙江省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以及综合素质评价配套改革。

(一)新课程的实施

学业考试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新课程在“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

学业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分别从课程功能的改革和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对学科学习目标进行了描述。在课程功能方面,“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也就是,新课程要改变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倾向,应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协调发展。在课程实施的方式方面,“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就是,新课程希望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对学业水平的内涵应有更全面的理解。它不仅包括原来一贯重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包括通过主动学习学生才能掌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渗透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浙江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这几年浙江省基础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04年,幼儿园入圆率为85.6%、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99.9%、高中入学率为87.76%,同时,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2004年教师节的时候,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宣布,浙江省基本普及了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我省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高位运行”的阶段。在解决了“有书念”的问题后,接着就是要让学生“念好书”。

“念好书”实际就是注重教育内涵的发展。现阶段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我们认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提高教育教学效益,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其二,是实现均衡发展,也就是要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异。

因此,学业考试应为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服务。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应从“以人为本”出发,为学生的发展留出空间,为此,学业考试应面向全体学生,恰当地掌握要求层级,它应当是学科学业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应将学业考试定位为标准参照的水平考试,关注学生达标的程度,降低考试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避免强化

上一篇:浅谈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