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高等院校 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涯
论文摘要:本文选定东北林业大学管院2005级422住为调查对象,通过同卷和访谈调查的形式,分析在以需求为导向,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翻度安排下,林业院校学生择业过程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实态,以及价值趋向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时不同价值主体的调查,对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的多元价值观进行观察和思考,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合理定位和引导寻找客观依据。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在择业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个体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个人职业发展、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调查和分析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突出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定高等林业院校经管类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的形式,分析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安排下,林业院校学生择业过程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的实态,以及价值趋向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不同价值主体的调查,对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的多元价值观进行观察和思考,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合理定位和引导寻找客观依据。
t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与构成
本次调查采取书面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针对学生就业的期望、选择、社会适应性、就业技巧、态度、所需信息等方面,共设17个选择题和两个开放性问题。访谈78人,从就业观、就业技巧、价值取向等方面,详细了解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样本调查对象为东北林业大学经济学院2009届生,覆盖到7个专业所有学生422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2份,回收问卷398份,回收率为94.3%。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为92.9%a
2调查以及访谈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的单变量描述性分析和多变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2.1职业价值观多元化,择业方向广泛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毕业后的打算,有43.19%的学生选择就业,其中12.68%的学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24.65%的学生选择“继续考研”,11.27%的学生选择出国。“在您认为理想或希望从事的职业(或工作岗位)是哪类工作?”的问题中,34.04%的学生选择从事管理人员,32.39%的学生选择,21.60%的学生选择营销人员,13.38%的学生选择从事技术人员,10.80%的学生选择教师,7.04%的学生选择科研人员。调查样本涉及到的专业中,管理类的学生居多,所以“从事管理人员”成为多生就业的首选;公务员以其较高、福利保障完善、社会地位较高,成为仅次于选择管理人员的职业,营销人员以其较高的收人、灵活的就业方式也成为学生选择率较高的职业。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但大都比较注重选择稳定、功利和实用的工作职业,其中工作收入和经济利益受到广泛关注。
2 .2择业主体意识增强,社会价值淡化
调查结果显示,经管类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较强,强调自我需求的满足,普遍关注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得,追求物质财富,传统的“社会价值取向”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社会价值淡化。调查发现,在择业意向上,对于希望从事的职业中,学生把“能否发挥专长”(占38.63%)和“能让自我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占20.31%),“能实现个人理想和报负”(占17.88%)作为最看重的因素。对干“理想的择业单位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个人发展空间”(占36. 18%),而“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2.63%)被学生置于不重要的位置。其中的原因是,大学生认为去基层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存在工作差、个人待遇低、发展空间小以及家庭反对等不利因素。在调查中,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学生党员,在择业考虑时也同样没有将社会需要和社会贡献放在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职业方向选择,除了进一步验证在择业时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兼顾经济利益这一特点外,还有力地说明社会价值的观念在学生中己经淡化。这种择业行为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变革引起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他们的择业行为已经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