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特点以及启示(2)

2015-06-08 02:34
导读:(2)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起源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领域。1905年,由医学工作者组成的医学委员会公布了医学院的10个等级,随后该委员会首次对医

  (2)专业认证
  专业认证起源于l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出现在领域。1905年,由医学工作者组成的医学委员会公布了医学院的10个等级,随后该委员会首次对医学院进行考察,并于1907年公布了医学院的等级排名。这些工作为医学专业及其他专业的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专业认证的对象是专业院校(如神学院、医学院等)或院校的某一专业或学科,目的是为了帮助院校或专业、学科改进和提高其质量。专业认证周期一般为5年~10年。目前在美国,得到联邦教育部认可的有近60个学科、70多个专业认证机构。

  三、美国质量保障机制的合理性特征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由各州政府实施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地方分权,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鲜明特色。

  1.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
  在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中,认证的参与动机首先来自高校,是否参与认证也取决于高校自身,政府不强制要求高校参与认证。目前,许多高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的原因在于获得认证地位有助于取得社会和同行的承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扩大生源;拓宽资金来源,争取政府和私立基金会对学校的投资。同时,认证活动本身也促进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在自愿基础上参与认证充分尊重了高校的自主权,认证的高校能够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方面。

  2.倡导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
  美国政府不直接参与高等教育认证,使得大学能够尽可能免于不必要的政治影响和外界的干涉,这意味着高等教育机构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认证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自我评估与同行评审相结合、书面评估与实地评估相结合。自我评估与同行评审相结合模式不但能充分调动高校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同行专家客观地评价认证对象,并在维护大学自治的基础上,体现学术权威的意志。书面评估与实地评估相结合模式增进了认证机构与高校间的沟通与了解,既保证了认证过程的公开公正,又督促了大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高等院校自主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维护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一种有效机制。

  3.坚持实证、细化的工作方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非常重视事实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强调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或专业质量做出评判。这一点也体现在密歇根大学马维·彼得森对“质量”的界定中:“学校和专业是否符合其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否有证据显示学校或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目标。”在认证中,高校要针对认证标准提交相应的事实依据。例如,在西北部学院和大学委员会现行的《认证手册》中,9项自我评价标准后面都附有相关政策和标准的支撑材料(即为了满足标准及其要素所需提供的证据)。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委员会也在《合格要求与认证标准》中详细说明了各项标准分别需要哪些证据证明。

  4.注重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美国联邦政府每5年或6年修订一次《高等教育法》,试图从宏观层面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在美国已有百余年,至今在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因就在于其自我反省的危机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认证机构每隔一定时间需要修订认证政策和标准,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认证程序是循环进行的,5年~10年为一个周期。通过认证后,每隔一个周期,都要进行一次复评,复评不用申请,但仍包括自评、实地考察、同行评估等基本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认证程序的周期性能够避免高校在取得认证资格后的松懈倾向,从而实现后者的可持续性发展。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