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挑战、反思、回应:高校教师教学观重构(2)

2015-06-21 01:08
导读:(三)信息技术革命挑战教师职业 步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引起学术机构功能、师生交互模式、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巨大的擅变。 校园 网络化,使现实校

    (三)信息技术革命挑战教师职业

    步人21世纪,信息技术的革命引起学术机构功能、师生交互模式、教与学的方式发生巨大的擅变。校园网络化,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高等的功能不断扩大,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接受的机会,形态进一步进化,人类文明正经历一次新的变迁,它打破了教育的国界,突破了教育的时空局限,促进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为交互性的学习和信息获取带来便利,终身教育已然来临,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猛烈冲击,不足以再创它的时代精神。一些院校开始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作为晋升晋级的考核指标,这可谓对学术职业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诸多教师由于精力分散,难以有大量时间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学术职业市场开始受到挑战;与此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的需求量因此而减少,这又进一步威胁到教师的职业市场。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走出“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单调情境,涉足信息技术领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将国际网络技术用于教学与科研之中,创设生动多彩的教学手段。

    二、反思:高校教师教学观孟构的基本内涵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件或活动的追问和思考,用新的理论重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评价自己、塑造自己、在解构后又重构的过程。它是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增强教学能力、生成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反思的内涵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反思教学理念,从知识传承走向自主创新

    中国的教育界历来把成绩当作教学的生命线,在这种教学理念的笼罩下,教师的教学手段陈旧,唯传授而传授;教学目标模糊,唯教学而教学;学生的学习手段简陋,唯知识而知识;学习目的单一,唯分数而分数。其结果是教师传承的知识,却忽略了学生的切身体验,使学生知晓的仅是空洞的说教,扼杀了学生的认知。杨振宁说:“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少得多,原因在于美国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强。”传统上,教师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是无所不能的人;教师的使命就是传承知识。因此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以自己的思想取代学生的思想;学生把教师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在这种以教代学的过程中,课堂的精神于其间流失,学生的个性于其间被扼杀。学生不会去自主探究,而是沿着教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创新之精神于其间泯灭。鉴此,反思教学理念,构建以知识传承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教学观,将学生的地位提到教育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能动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上来,真正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特征,由训话转向对话,由“传道、授业、解惑”走向“自主、探究、创新”。这是创造教育的呼唤,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出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去。”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丰富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去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

    (二)反思教学过程,从禁锢封闭到走向动态开放

    禁锢封闭亦称“传统式”。其突出特点是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科目本身的结构,按既定的标准进行严格的训练,学生的时间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安排。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务必按教师的指令行事,在同一时间进行同一种学习,不得’与教师的意志“分道扬镰”。这种教学的实质乃是千人一面,它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与之相反,动态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随时加人任何学习群体,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教师不对学习活动作出限制,只为学生学习创设条件,引导、建议、鼓励和帮助学生参与学习,因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开发自身的潜能。教学改革应从禁锢封闭到走向动态开放。其内涵有三:一是目标的开放,即“把笼里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自然而然中去”,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二是内容的开放,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的人,教学生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户〕三是时空的开放,给学生一个时间,不要把他们的课表填满;给学生一片空间,不要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束限。教师要在空间上为学生提供远距离学习的机会,在时间上提供不同的时候学习的机会。充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媒手段、网络系统和学生个体接触恰当地结合起来,开辟网上课程。并把教学过程延伸到校外,组织一些外部学习实验,并在内容方面建立起所授课程和学生生活之间的某种联系。

上一篇:浅谈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方法改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