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健词:江泽民 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两课” 意义
论文摘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与主义初级阶段、、并列的发展目标是江泽民同志推进理论创新的积极成果。江泽民同志从多方面阐述了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条件,这些思想对改进高校“两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正由于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理论构想,长期以来人的全面发展被“未来”二字所遮蔽,在较长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淡化甚至被隐没。江泽民在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从多方面阐述了要在我国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不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把理论推向前进的创新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新的水平,也为高等学校进一步改进“两课”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江泽民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赋予人的全面发展以现阶段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所谓素质,从词义上讲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人的素质是指人的本来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即人的生理器官成长所达到的程度。而人的先天的生理器官的成长离不开后天的培育和发展,所以,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可塑性。人的先天发育条件和后天培养条件的不同可以使人具有不同的素质水平。(2)社会性。这一方面表现在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社会关系对一个人的素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还表现为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也斌予了人的时代性内涵,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达到新水平。(3)整体性。人的各种器官发挥的不同功能构成了整体素质的各个要素。人的整体性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各个要素的发展程度及其结构的合理性。比如,一个人拥有先天的才能,所唱歌曲深受人们喜爱,但如果此人败坏,或文化水平十分低下,并不能仅凭此人能唱好听的歌曲就是素质高。即使一个人拥有很多方面的才能,但某一方面素质低下,常常会制约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人的素质发展应该是整体性、全面性的发展,而不是局部性、片面性的发展。
根据素质的内涵和特征可以看出,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内容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那么,江泽民所提出的人的素质又包括哪些内容呢?综观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江泽民较多地使用了“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等。所以,江泽民同志提出人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素质等。
(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单个人的决不能脱离他以前或同时代的个人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因此,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规定并且随着其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些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物质交换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等,只有进一步发展这些社会关系,才能形成普遍而牢固的统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促进人的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等素质的形成。然而,市场经济也可以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江泽民指出:“我们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它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同时要看到,市场经济的缺陷和消极因素也会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摒弃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发展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互助友爱、集体主义的社会关系。
(三)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间由此可见,个人需求的多方面的发展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十分重视人的需要。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要……首先保证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阎,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提出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际上也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等等。由此可见,江泽民同志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执政水平的根本要求,充分明确了人民的需要在党和工作中的地位,从而把满足人的需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社会主义作为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形态,人的需要除了物质需要(包括生存性的物质需要和享乐性的物质需要)以外,还包括精神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等等。
(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强调最多的一个价值目标。他们认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广泛普遍的交往,多样性的需要,最后结晶和升华为人自身的多方面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一是人的体力将得到充分发展,因为有充裕的物质基础,并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从事体育活动,同时把劳动活动作为体力和智力活动来享受。二是人的智力,即人学习、记忆、思维、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开发,人不仅能够广泛吸收和掌握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和最新科学成果,还能拥有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力,新的知识不断涌现。三是其它各种能力,包括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欣赏能力的普遍提高。
江泽民同志十分注重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他十分强调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开发,在智力的开发中又尤其强调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他指出,创新是一个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由此可见,江泽民把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高到关系一个民族、国家、政党生死存亡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