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结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在正确的路径上结出的硕果。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以及建设长期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理论结晶。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理论结晶。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最初形成的现实背景是的制度本质和社会现实。马克思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和无限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将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危机,最终无限恶化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
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其社会关系是一种不合理的、变异的关系。通过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之一。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精神。
一方面,新的生产关系建立的基础是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科学发展观是在这个基本的轨道上建立并运行的。 大学排名
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现在所有权和分配权等等社会基本权利整体的构成和过程中,它是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体制,这一方面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辩证结合,另一方面它也符合“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现代中国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公有制的基本特性,它将尽可能地克服因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体制带来的局部矛盾。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竖起新路标。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正是通过改革开放来吸收全人类历史发展的知识结晶,用全人类的知识武装自己。因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令全世界瞩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本内涵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人本内涵,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家亚当·沙夫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它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这种本质就是人自身。人通过改造客观现实,创造了自身及世界。‘人是他自己命运的自主的锻造者,是他的世界和他自身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战斗的人道主义’,人‘必须着手解放自身’,人的解放必须是自我解放。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人道主义。”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就提出了关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这是我国建设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体现了全体人民利益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