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理论学科发展的实际,其重要启示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要求,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的影响力、现实应用的影响力、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思想的影响力。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获得理论上的璀璨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璀璨成果突出地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不断推进。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思想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决定的,而且还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要求决定的。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实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殊要求,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
第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学术影响力。把提高学术影响力放在首位,是从学科建设视阈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要求。学科建设以学术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的一级学科,在提升学科的学术性时,要按照学科建设内在的普遍的要求,使之具有明确的学科内涵,确定的学科规范和完善的学科体系。
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不仅在于国内的学术影响力,还应该树立世界眼光,产生国际的学术影响力。在国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导向的。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利于达到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还有利于国际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交流,产生国际的学术影响力。比如,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文本、的研究,科学考据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的编辑与研究等,就是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不但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要参与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上,我们要有更广泛的发言权,要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取得哪些重要的理论成就、产生了哪些实践成效等。如果一方面强调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另一方面却在国际马克思主义论坛上被边缘化,这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学科建设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