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谈高校诚信教育(2)
2016-03-17 01:00
导读:四、诚信生活化 诚信教育生活化,是指诚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诚信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诚信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
四、诚信生活化
诚信教育生活化,是指诚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基点来考虑诚信教育中的所有问题,使诚信教育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生活,确立诚信生活方式的教育形态。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⑦关心发展、关注社会热点、主动融入社会生活,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重要特点。诚信教育只有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中,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实现诚信教育的目标。学校通过“三种考场”“四种关爱”(对困难学生的关爱、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爱、对自控能力差学生的关爱和对犯错误学生的关爱⑧)“大走访、大帮扶、送温暖”等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典、中越青年大联欢和支援广州亚运会安全保卫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活动,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将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生活、职业生活的具体环节、具体情境、具体事件纳入诚信教育的范围,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学习诚信典型、培育诚信情感、体验诚信快乐、诚信、弘扬诚信价值、宣讲诚信思想、内化诚信品质、外化诚信行为,从而实现诚信教育目标现实化、内容具体化、方法多样化。
五、诚信教育具象化
具象化(representationalize),就是把一种抽象的事物经过人脑的转化成为一种具体的可感触的事物,类似于学习中“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来表达感觉”)的表现手法。具象化是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根本保证。学校根据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的新变化,结合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学生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的普遍诉求等特点,将诚信教育融入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和警务化等载体中,营造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环境,形成“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育人氛围,突出诚信教育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渗透性等特点。这不仅符合大学生的特点,还可以将枯燥的理论趣味化、理性的知识感性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通俗化、复杂的知识简明化,使学生由“畏学”到“敢学”,变“苦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易学”,达到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⑨的效果,实现了诚信教育具象化。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六、诚信教育社会化
诚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特定的时空背景、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并形成了由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个维度构成的系统。这就要求学校的诚信教育要主动面向家庭和社会,通过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服务社会大众、融入社会生活、契合社会心理以及依靠社会力量等途径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学校通过“给家长一封信”“家庭报告书”“家长座谈会”“家长监考员”“通报表彰与批评”等形式,并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专业、社会、顶岗训练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充分利用诚信教育的社会化资源,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承担的理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三位一体”教育体制,不仅增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发展性和未来性,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主体品质,还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实现诚信教育知行合一,从而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