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谈高校诚信教育(3)
2016-03-17 01:00
导读:七、诚信常态化 诚信教育常态化,是指把学校诚信教育向日常生活延伸,使“知诚信、讲诚信、践诚信”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存在,更要成为他们日
七、诚信常态化
诚信教育常态化,是指把学校诚信教育向日常生活延伸,使“知诚信、讲诚信、践诚信”不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存在,更要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将诚信教育从有限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现实生活。诚信教育常态化是一种诚信教育活动过程,是诚信教育活动开展、运行、发展的过程。学校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的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将诚信教育寓于课堂教学、入学教育、专题教育、着装教育、活动、期末考试、重大节日活动、毕业典礼及实践之中,并对诚信教育实行中队月评定、大队学期评定、学校学年评定、学生毕业总评定,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分场合的诚信教育,实现了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校内常规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拓展教育、制度律人与机制激励人的有机统一,做到了诚信教育的学习活动常态化、主题活动常态化、实践锻炼常态化、保障常态化、评价考核常态化,营造了“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的校园氛围,增强了大学生诚信自律意识。
八、诚信教育模式化
诚信教育模式是对各种诚信教育的简洁描述与抽象概括。公安机关的根本性质和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安民警必须具有“四个忠于”的诚信素质。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人才的摇篮,是铸造忠诚警魂的熔炉,是公安队伍建设的基本环节。公安院校大学生是公安机关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公安事业的希望和未来。学校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建警、政治建校的办学方针,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规律,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创新,初步形成了“三个结合”(诚信课堂教学与诚信文化活动相结合,学生日常诚信表现与学校综合考评相结合,经常性诚信教育活动与诚信教育机制建设相结合)的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突出了铸造诚信人格、培养忠诚卫士的主旋律;实现了“三个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的新突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突破和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新突破);创新了“三种模式”(创新诚信人格养成教育模式、学生警务化管理模式和学生帮扶模式)⑩,开辟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公安特点的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育人之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诚信是的基础,道德建设必须从诚信教育抓起。诚信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规律性,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才能营造人人讲诚信、人人实践诚信的育人氛围,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