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发展:析新建本科院校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4)
2016-03-21 01:08
导读:3. 坚持把培养特色人才作为中心任务 大学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中心。办学特色最终要落实到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上,也是高校吸引生源,稳固地位的基
3. 坚持把培养特色人才作为中心任务
大学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中心。办学特色最终要落实到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上,也是高校吸引生源,稳固地位的基础。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法国巴黎高师规模非常小,但坚持高质量培养人才,先后产生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7位菲尔兹奖得主,获得了崇高声誉。[12]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新生力量,无论是办学、本科经验、办学资源和影响力、辐射力都比不上老牌高校,处于相对竞争劣势。因此,必须坚持培育其它层次院校不能培养或培养不好的特色人才,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新建本科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也是扩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区域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树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基础较宽,素质较全;交叉复合,应用创新;加强实践,提高应用”的原则,以双师型师资为保证,在人才培养特色上突出学生的区域或行业急需的实践、操作、应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一区一品”的特色。
4. 重视大学章程和特色制度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特色的培育离不开大学章程的建设和制度的创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一种既符合高等发展规律,又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也是高校创建办学特色的坚强保障。新建本科院校要依照特色章程发展,继承、发展和创新办学特色,构建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特色的培育要有非常规的思维和管理,需要科学规范和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当然,学校特色管理模式是分层次的,高层次的包括学校定位特色、目标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方略、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中层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章程为特色管理指明方向,中层特色管理可实现高层特色目标。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 努力营造区域特色校园
一所高校的特色,最初大都体现在学科专业及教育教学上,但最终会内化到学校的各个构成部分中。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位于地级城市,是当地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是地方的“文化中心”,自然与当地特色文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吸收与引领,进而形成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古今中外都不乏先例,如英国的沃里克大学结合地方发展营造了浓厚的
文化,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服务老区文化很有特色。我国幅员辽阔,众多,不同地域特色文化有差别。各地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规划建设时,就应认真考虑地方文化特色。只有与地方特色文化系统良性互动,才能扎根、服务地方;只有在吸收地方文化特色要素的基础上,创造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系统,才能融入地方、引领地方,突显办学特色。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要实施特色化,应重点突破,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和政策等优势资源,积极了解和把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发展动向,特别是要关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十二五”科技创新规划,进行重点建设和发展,打造学校的学科品牌和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办学风格和文化氛围;扩大社会影响力,以特色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保持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