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环境,使作文教学趣味化、真实化、个性化,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作文要写得真实,观察必须准确;作文要写得具体,词汇必须丰富;作文要写得深刻,立意必须新颖。笔者从情境、词汇、兴趣和灵感方面谈了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关键词:情境 词汇 兴趣 灵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反映了一个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一个作文水平差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不会优秀的;相反,一个作文能力强的学生,语文成绩是不会差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资源共享特点,创设宽松和谐的习作环境,使作文教学趣味化、真实化、个性化,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扬起智慧的风帆,在创作的海洋中尽情驰骋。为此,作文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情境,注重观察
观察事物以及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够使学生获得写作的感性材料。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底子薄、兴趣、爱好、个性和经验等诸多方面参差不齐,认识事物也不统一,往往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肤浅、粗糙、不具体、不详细、不够深入,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性让学生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留意身边的人或事。家乡的发展变化,学校的新人新事,社会上的传统美德,现实生活方面的诸多现象等,从多角度去观察。如观察人物的外貌,就要注意人物的特征,动作神态,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观察景物就要注意它的状态,景色特点及季节的交替变化,四季冷暖等,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实践,主动实践,善于观察思考,把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放到一个崭新的位置。促使学生积极、热情、主动地观察,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为写作做好准备。
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能力,对学生的情感激励有促进作用。如在学校组织开展的“走进大自然”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观察体味那些景物反映了春天的气息,体现了春天的特征。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感受到春风春雨对万物的滋润,看到麦苗返青,树木发芽,小燕子回归等一系列自然现象,感知春天的特征。通过集体交流,师生互动,创设情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智力发展空间,为写好作文提供了依据。地球是美丽的,世界是多采的,我们时时刻刻都那里生活和工作着,再那里无比丰富的情景里,时刻用自己的饱满的热情和真挚的情感去认真的书写对自然和世界的热爱和赞美,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呢!
二、丰富词汇、奠定基础
词汇是构成文章的必须材料。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词汇丰富了,语言流畅了,所表达的意思也就完整、明白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到加强,作文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给学生创造自己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课内外学到的好词佳句、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文章中的精美句段摘录下来,每周安排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收集情况,又督促了学生自觉学习,也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经过长期坚持,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语,对言简意丰、形神兼备、蕴含哲理的词语、句子,我让学生分类整理,熟读成诵,以便作文时信手拈来。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理解,而且要注意对词语的积累。把含意深刻、学生接触少又不易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去体会,理解才是真谛。如学习《桂林山水》、《第一场雪》、《索溪峪的“野”》等课词语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利用工具书、师生互动等形式,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并把学到的词语运用到写作实践中,提升学生知识潜能,丰富学生写作知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