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体育课程新课标下健身功能的正反馈(1)

2017-08-31 03:0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论体育课程新课标下健身功能的正反馈(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表述本学科
摘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表述本学科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而体育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把健康教育落到实处。体育新课标应以健身为目标,选择激发和保护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内容,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以促进体育课程健身功能的正反馈。
 
关键词:健身功能;新课标;正反馈
 
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以本学科体系为中心,代写论文 以体育知识技能为中心。体育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大都偏重于竞技运动项目,技术难度大,练习过程重复、繁琐,体育课教学内容十分单调,使教学对象深感枯燥和乏味,体育课堂缺乏活泼愉快的运动氛围,学生们常用消极的不参与身体活动,用站课或随意活动形式实施心理防卫。体育课堂教学以科学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体育课教学如果学生不积极地参与锻炼,就无法使健康教育、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必然对健身带来负反馈。为此,我们采用调查法和实验法,摸清学生在传统体育课教学中所反映的消极学习态度真正原因,以求更好地在执行现行中小学体育课程新课标下健身功能的正反馈。
一、体育课教学负面因素由来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课程教学内容过多的重复,形成单调的技能学习,课堂上缺乏激情、积极主动的欢快的学习氛围,它长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有什么要求,想些什么等心理动态,教师一概不知。除这些主观原因以外,还有许多客观的社会因素,同样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交通便利替代了徒步和长途跋涉,现代化的生产程序替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它却给现代人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尤其现代化都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养成懒动行为。在体育课的身体练习中,学生们普遍不乐意跑步。据2000年国家五部(局)对7—22岁青少年体质进行的调查,其结果学生的体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耐力素质下降非常显著。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造成学生体能下降原因前三位因素为:体育锻炼不足,占56.7%;睡眠不足,占50.3%;精神紧张,占28%。而学生身体锻炼不足的主观原因又表现在:怕苦怕累的占54.5%;认为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占51.5%。为了很好地把握本校学生的体质状况,本课题组对实验对象,制定了同样的相关类型的调查问卷,通过学生反馈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反映出本校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所持的心态与全国中学生心理活动基本一致。青少年学生不参与运动的原因主要是怕累。通过数据处理,笔者发现本院实验学校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消极心态首要原因是懒动,占人数42.93%一57.22%。青少年原本是热爱身体活动的,但为何现代青年都不愿参与体育活动?据问卷统计,怕累、怕出汗或不愿活动的人均属懒动行为。这种懒动行为,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自身的健康教育,而且还必须加强对家庭和全社会的健康教育,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对青少年的智力与体力教育,配合学校体育教育,鼓励青少年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增进学生健康。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必须围绕其健身性
(一)执行新课标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把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代写毕业论文首先必须全力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所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给现代人的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据全国22个省市青年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心理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养成了懒动行为,因而导致了青少年的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同化与异化作用的失衡。据资料显示,自1985年以来,中国学生体质连续18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6—18岁的城市学生,肥胖者高达15%,甚至某些学校的肥胖生比例突破30%。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懒动,不愿参加体育活动,这必然导致学生耐力素质严重下降。要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活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目前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前导课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必须在课程目标统一下进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要科学的选择,并加以实施和评价.要密切联系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等安全知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力求把健康落到实处,进行全面教学改革。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析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审业素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