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德育的困境(1)
2017-09-08 03:1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德育的困境(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冲
[摘 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新旧体制的转换,新旧观念的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问题也或多或少的反映在当代儿童、青少年身上,他们其中的一部分追求新奇、前卫,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造成人际关系难处理,严重的甚至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在这种追求新奇的潮流中他们慢慢丧失了自我。因此,当前德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的自我认同问题。
[关键词]德育 自我认同 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面对一个复杂多变和激烈竞争的社会,有些人陷入了自我认同危机,还有一些人常常产生自我认同困惑。他们觉得自己内心空虚、孤独、无助,生活失去重心,人际关系淡薄,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有时候甚至对自身的生存状态产生了怀疑,陷入了对“我是谁”的不断追问中。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已十分突出的摆在了德育工作者面前。
一、自我认同危机:当前德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四则个案资料
资料一:璐璐是一名小班的幼儿,在班里她不说话,不与同伴交往,不爱玩玩具,不运动,她拒绝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不让小朋友接近她。小朋友和她接近同她交往时,她要么不理会,要么推开小朋友,甚至用双手捂着脸哭。经过观察,璐璐虽然不同人交往,但她会用眼睛注视老师和小朋友的活动,当有的小朋友做出滑稽的动作时,她也会哈哈大笑,而当她发现有人看她时,她会立即收起笑容,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资料二:2005年8月20日下午4时多,中科院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一声重物砸地的闷响打断了正在会议室集中学习的研究所工作人员,同时也夺走了孟懿年轻的生命。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一封事先张扬的遗书,末尾写着:“自杀原因: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
资料三:2月23日下午1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某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发现一具男性遗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在该宿舍柜子内共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遗体。经警方认定,
云南大学在校学生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
6月17日上午9点,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了云南省高级法院对马加爵的死刑复核裁定。经复核,云南省高级法院裁定核准昆明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
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判决。
资料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许国彬教授等人曾经对本科生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和“理想与现实冲突”在大学生心理挫折原因中名列前三。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对人际关系处理的“无能”更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调查中,有48.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二)资料分析:德育发展中存在自我认同问题
资料一中的璐璐会用眼睛注视老师和小朋友的活动,而且当小朋友做出滑稽动作时,也会哈哈大笑。但是就怕别人看她,怕与别人进行言语交流,说明璐璐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却不敢让自己与外界接触,不敢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璐璐的事例所反映出来的实质上是一个儿童自我认同问题。
资料二中的中科院上海
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在读博士孟懿跳楼轻生,着实让世人为之惋惜,同时也让世人不理解。其实,从孟懿跳楼前留下的两封遗书中可以体会他当时的心态,生活枯燥乏味,生命中找不到更高的人生追求,生活意义感的缺失让孟懿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资料三中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可谓触目惊心,给世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与长久的反思。人们似乎很难理解他下毒手杀死寝室四室友以及他自己被枪决时那一刻的心境。他对世界无情,世界也与他无缘,“情”字在他心中没有一席之地,缺乏情感体验让他丧失了理智。
资料四似乎没有资料二、三那么惊心动魄,却也是一条很重要的导火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黄金法则,似乎在任何时候都适用。而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家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到学校很难与同学和睦相处,寝室矛盾一触即发。同学与同学之间很难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形成和谐局面。
无论是孟懿因为意义感的丧失而轻生、马加爵因为缺乏情感体验而狠心杀死寝室四室友,还是寝室里有些同学因为以自我为中心而导致同学关系很难相处,其实质都是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出现危机的体现。
以上四则资料,从小璐璐害怕与外界接触到孟懿轻生、马加爵杀人以及寝室同学关系很难处理,可以看出当前德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我认同问题。
二、婴幼儿时期的自我认同问题
自我认同的核心问题是本体安全,本体安全作为自我认同的生长点,是在婴儿的早期经验中获得的,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当儿童在镜子里、照片上或屏幕上看见自己的映像时,会引起他的极高的、特殊的兴趣,就好像他本人和镜子里、照片上或屏幕上的第二个他同时共存似的。拉康将之称为镜像阶段,即“指自我的结构化,是自己第一次将自身称为‘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镜子里自己的映像获得了一个初步的自我形象、自我统一性,暂时迎得心里的整合与安定。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当然,儿童从镜子里的映像认出自己,使他们对自身个体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是,要使儿童真正认同自己,还必须让他参与更广泛的活动,包括一些同龄人的活动,这在米德那里“表现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儿童在游戏中玩做妈妈、做老师、做警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他扮演警察时,遇到坏蛋,他就会去追赶坏蛋。同时,儿童在竞赛中,自己的特定反应决定于组织里的那些人的态度,这个有组织的共同体,使儿童的个体自我得到统一,米德将其称为“泛化的他人”。儿童也正是在这个有组织的他人的活动中产生了统一性,建立起他自己的自我,在有组织的活动中认同自己。
资料一中的璐璐缺乏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不敢参与同学们的活动,缺乏自信,不相信他人。因为在璐璐的世界里,外部世界是不可靠的,她对他人或他物缺乏真实性的感受,在他人那里没有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更没有在与同学们的共同活动中认同自己。
三、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认同问题
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个一年级大学生在系
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迎着一位走出来的教授说到:‘教授,有一个问题使我苦恼,我想向您求教。’‘什么问题?’教授问道(他是一位著名的逻辑专家)。‘怎么说呢,有时候我觉得我并不存在。‘谁觉得你不存在?’教授追问道。‘我觉得,’那大学生惊慌失措地回答了一句,再也没有说什么就溜了。他感到自己的问题太荒唐,他很难为情,所以不敢说下去了。”也许,那位年轻人是失去了自身肉体的实在感,或是他感到没有什么情感体验,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许是他觉得什么事都身不由己,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控制?或者是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充实,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其实这个年轻人正体验着的就是个自我认同焦虑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关于自我认同问题,有人认为“自我认同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自我的同一性的建构、自我归属感的获得、自我意义感的追寻。而自我认同焦虑恰好与以上三个方面相对应,即自我同一性的解构、自我归属感的匮乏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在这里将其阐释为对三个问题的追问,即“我存在吗?”“我是谁?”“我为何而存在?”,这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的,带着人们寻找对自我的解答。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赵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