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1)

2017-09-29 01:2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以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近年来,  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
摘要:近年来,  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倡导终身教育,  突出能力本位,强调教育技术应用及现代企校合作,并逐渐形成具有全球化趋势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比较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其发展呈放缓态势。为此,有必要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以全球化视野厘理清认识,分析问题,进而摸索出适合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走向及道路选择。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对策
   
    一、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
    1987年和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在德国柏林和韩国汉城召开了第—届和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认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其重要特征是全球化趋势加强,竞争压力加剧,国际界限正逐步消失,资本和劳务流动增加,呼吁各国改革职业教育。
    (一)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立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的机制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做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教为阶段性教育,为职校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机会,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人口大、出口小的局面,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允许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中国大学排名


    (二)发展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
    高中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是由各国教育传统和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各国高中阶段大致有四种办学模式: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并举,普高和职高二分制(含双元制模式),普高占主导和综合高中占主导。高中阶段办学以综合高中为主流形式的国家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综合高中主要是解决好高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定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的关系。综合高中的特点是:分班不分校,一所综合高中一般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两班学生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学习相同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定向性课程从第二年开设,形成高二分流,比初中后分流推迟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实施宽口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有效机制,处理好职业班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班学生的毕业出路是面向就业,兼顾升学,允许职业班学生直接或经过补习后报考高等院校,增强职业班的吸引力。瑞典和挪威发展综合高中的经验具有代表性,两国的共同特点是:通过立法保证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法律权利;延长受教育年限,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为其升学就业打下文化教育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避免过早专业化;积极发展学徒制培训形式。
     (三)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1.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
    如20世纪90年代,中东欧国家大力调整专业设置和结构成为当时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战后中东欧国家学习苏联经验,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着共同问题,专业过窄过细,适应性不强。1989年后,一些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帮助下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改革,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需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以能力为本位
    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
    3.培养创业能力
    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创业能力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欧盟委员会的《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三种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特别是要大力培养就业能力,鼓励自主就业,为青年创办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职业教育应通过开设有关的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创业意识和精神,增强就业能力,进一步开辟就业的新途径。
    4.教育新技术的运用
    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发展技术辅助学习 (technology-based learning,简称TBL)。技术辅助学习就是在教与学系统、电信系统及国际互联网上使用各种硬件和软件,在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上具有灵活性,成本效益高,促进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和公平。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使教育机构向边远地区的人口实施远程教育成为可能。如在国际互联网上实施职业教育,边远地区的人们可根据需要和时间选择适合于他们水平的课程。
    (四)加强校企结合,发展现代学徒制度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家在吸取、借鉴传统学徒制优点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学徒制度,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个别国家,现代学徒制度已成为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
    典型的学徒制培训有以下几个要素: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学徒制培训有如下优势:首先,学徒制培训同就业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学徒工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大部分学徒工结业后即被原企业录用。其次,实训内容由社会合伙人共同制定,适应企业需要,突出对学徒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学徒工在企业接受培训不但不缴纳学费,而且还享受学徒工资,一般为技术工人工资的50%,以后按比例逐年增长。这是学徒制培训具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五)加强和完善职业指导和咨询制度
    近年来国外职业指导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制定相应制度
    如澳大利亚制定了《职业发展纲要》,对职业成熟程度、职业指导内容、考试及评估等作出具体规定。
    2.开设职业和个人发展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正确评价自己;制定个人未来发展计划;了解各种职业及资格要求、工作待遇和条件;学会作决定;学习有关求职技巧。
    3.开展生计教育
    将职业和劳动力市场信息渗透到各学利,中,使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研究和思考能力及正确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仅仅教授生计教育内容。
    4.应用计算机辅助升学和就业指导系统
    该系统包括兴趣、个性倾向、职业偏好调查,人一职业匹配系统,教育和职业规划系统,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系统,以提供升学和就业信息查询。
    5.设立职业指导中心
    开展个人和小组咨询,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和劳动力市场信息,开展求职培训。
    6.注重职业指导的公平原则,加强对妇女和残疾人的职业指导
    7.伙伴帮助
    伙伴相互帮助在一些学校非常流行,可有效地带来积极的伙伴压力,在学习、社会活动和职业规划方面同学间可相互帮助。
    8.生活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际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自我就业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9.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许多国家学校的职业指导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份个人档案,要求填写个人兴趣、理想、以后的升学或就业打算等有关内容,填写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评价和前途规划的过程。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0。实地参观
    一些国家的学校组织初三年级学生实地参观,了解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增加感性认识,使课堂生活同现场经历直接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11.开展网上指导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网上职业指导系统,提供各种职业、升学和就业信息,还通过国际互联.网开设职业和个人规划课程。

    二、新形势下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间矛盾对于职业教育的挑战
    (一)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升级,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技术工人有7000多万,其中中级技术工人占35%,高级技工仅占O.5%,劳动力结构中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从人才培养和供给来看,全国2000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下降为1131万人,所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比1995年的最高水平56.8%下降了5个百分点。高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新高职和民办高职办学条件远不如普通高等学校,培养规模和质量也不如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链条中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大量初中及初中后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就业前的准备教育与技能训练。最近通过对一些中等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各类学校,近三分之二的进入劳动力市场,三分之一强的高中阶段毕业生不能升入高等院校,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未经过就业前的培训和职业准备教育,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缺乏相应的结构安排。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从数量紧缺逐渐转向结构性紧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协调
    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特色、人才规格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短缺。国家有关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人才市场总体形势供大于求,求职人数是招聘职位总数的几倍。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人才供求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值4.5倍以上。除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外,各专业在供求比例上也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人才结构性短缺,说明学科专业之间以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整。在普高热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所受到的冲击与宏观调控不力有着很大关系。部分地区忽视职业教育,甚至让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放任自流、自生自灭。职业教育面临生存危机,优质教育资源浪费甚至流失。如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分散办学,重复设置专业,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整合;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体制仍然不顺,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不能有效地衔接;不能面对市场办学,导致职业教育资源分散,办学效果不理想。
    (三)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支撑力不够,未充分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我国民族职业教育发展初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