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优秀企业文化,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2017-10-13 03:20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引入优秀企业文化,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ぃ壅 要] 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
ぃ壅 要] 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选择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顺利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可以通过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用企业化方式进行学生管理以及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政工作中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等途径实现。
ぃ酃丶词] 企业文化;高职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目标
Abstract:Introducing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to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s will help to orient the cultivation to talented persons and choose the correct mode of the cultivati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grow up, obtain employment, carve out,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aim of cultivating talented persons.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by way of cooperat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campus culture, can be penetrated into the concept of running a school, in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students management, campus culture activities and educational work etc.
Key words: enterprise culture;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the aim of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s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已逐渐成为许多高职院校的共识,但是就引入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以及引入企业文化的途径和引进的内容等问题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待于澄清。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于自身的行业、地域背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全体员工共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导向、行为方式的总和,属于职业文化的范畴。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优秀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包括企业的举办宗旨、举办方针、经营理念等,是最高层面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在一个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中理念识别即“MI”是最重要的(Mind Identity),它不仅指导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而且能够让客户从内心深处对企业的“性格”有一个认识;第二,完善、健全的制度文化。作为联系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企业理念与员工行为的中介,企业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规范有序的状态,促使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和工作实践中,严格执行企业各项行为制度和管理措施从而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三,优良的精神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作作风、团队意识等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沉淀积累而形成的优良传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本质上讲,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第一,职业化特征。企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是满足生存需要的“职业场”,因此作为“现代职业人”应具备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职场中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及职场化人际关系等等,都体现着企业文化的职业性特征;第二,鲜明的个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行业背景、赖以存在的地域环境乃至产品的市场特点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在历史的沉淀中所积累的文化精神带有很强的“自主”特色;第三,功利性。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实用,离开了功利性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20。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其最终目标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学校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之间的区别,使二者实现文化“对接”具有现实性。
二、高职院校引入优秀企业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导致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适应的问题,如:盲目模仿、移植普通本科院校,未体现高职教育自身的办学规律和办学特色;对于高职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模糊认识,未将企业文化纳入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使得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没有很好地结合,也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缺乏“职业”特色;把校园文化建设仅理解为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将其局限于学生管理和社团活动,并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实践等人才培养问题割裂开来,最终无法顺利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1]57。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高职的办学方向、办学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以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帮助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学生一旦入校就基本上确立未来的工作岗位或职业方向,培养学生对未来岗位或职业的适应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而现实是,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或独立院校升格、改制而来,对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甚至于高职的人才培养定位都比较模糊,尚处于摸索阶段,引入企业文化是帮助这些院校弄清对口企业(行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规格、质量,以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产学研模式,应加强校企合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型企业都在胶南市落户,他们早已形成自身固有的企业文化且具备很强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力,采用把学校办到企业,由企业出资建设车间和生产线,学校负责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订单式”教学和管理的模式,符合当地的现实条件——企业有实力投资办学、学校节省土地资源、学生则直接在“准就业岗位”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毕业即上岗,无需任何磨合,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这就成为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顺利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
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帮助高职院校成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要求其办学方向与就业市场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
中国大学排名 1.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在企业中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学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专业知识,上课即上岗,上课即能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毕业后即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磨合、适应期,尽快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胶南模式”中,通过实施“八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人数、定岗位、定师傅、定质量、定目标、定效益)、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的方针,学生直接融入企业及企业文化,亲身体验企业与企业、人才与人才之间激烈竞争的现实,亲自感受优秀企业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尤其是积极进取、以竞争求生存的意识,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树立危机意识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在动力,对全面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要求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要求,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3]31。
2.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熏陶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是一种职业型文化,强调“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高职校园文化则是典型的教育型文化。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引导学生尝试对不同文化和多元化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和认同,逐步培养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现代职业人”竞争求生存、质量谋发展的职业意识、团队协作、科学高效的职业能力,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付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