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困难和改进(1)(2)

2017-10-14 06:35
导读:二、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

二、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
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 教学中要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理论知识、只有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实习生入科后,由主管带教老师主动宣传医德医风、职业伦理道德的教育和科室规章制度,强调人文关怀及对患者隐私权的尊重。实习生分组管理病床,指定临床带教老师。平时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每一位临床教师具备良好的医德修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教学意识,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注重教师的治学精神及业务素养,通过学生的考评,使每一位教师能意识到自己责任,以严谨治学、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吸取更多更新的知识。我们的带教老师除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并掌握了现代医学教学方法,带教示范合格。通过教师自身行为和正规示范,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保证了教学质量。
2、学生入科操作前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模拟诊疗,培养学生兴趣
部分妇产科示教内容复杂抽象,学生学习理解困难,配合相关录像、动画、Flash,学生能清楚了解接生、产钳、胎吸助产术、剖宫产,妇科手术,逼真的仿真模型可进行妇科检查、产前检查中骨盆外测量和四步触诊手法等,更大的改进是通过仿真模型,学生能清晰观察到分娩的各个环节,练习接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在对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教学中采用制作精细的人体骨盆标本,让学生轻轻松松就掌握了骨盆结构、盆腔内各器官的相互位置、血管、淋巴管、输尿管等的分布和走行,培养了学生兴趣,为进行妇产科专业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加强医患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避免医疗纠纷
教师、学生及患者三位一体,妇产科是一门外科性质的学科,需要动手的机会多,对手上工夫要求高而严。教师要教会每一位学生准确地进行妇科检查和产科检查,以获得必要的体征,帮助进行疾病诊断和处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患者身上学习是惟一的途径。通过实习医生分组管理病床,与指定临床带教老师一起与患者多交流,多沟通,让患者感到放心、宽心,自觉自愿地让实习医生检查操作;而实习医生们珍惜学习的机会,体谅患者的疾苦,为患者着想,是赢得患者信任的保障。只有让学生亲自检查,而且要不断地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实践、体会,再实践、再体会,才可能慢慢建立起感性的认识,才可能逐渐熟悉并掌握检查的方法、技巧。 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隐私权,操作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让患者理解支持教学,取得患者信任,积极配合教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操作轻柔,谨言慎行,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4、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通过实习医生分组管理病床,接触病人,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临床教学活动中,在老师指导下详细了解病史,准确体格检查,仔细观察病情,正确学习病历书写格式,总结病史,通过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临床思维能力,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典型病例中原有知识得到巩固,不典型病例及少见病例使之思维变开阔。
通过以上措施,目前,在现有的医疗教学条件下,两医学院校学生妇产科临床实习基本上做到了每一位实习生都能完成一些常规操作,比如妇科检查、产检、骨盆测量、四步触诊法,参与病历、病程纪录的书写,每台手术至少一名学生参加,每周一次教学查房、病案讨论,让实习医生向医生的过渡有了充足的准备。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服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块化(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