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地域音乐文化特点 辟地方特色办学蹊径(1)(2)
2017-10-14 06:41
导读:对教学改革的设想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比较,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采用同一种模式和相近的教学大纲,势必造成两种后果,即要么因为
对教学改革的设想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比较,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采用同一种模式和相近的教学大纲,势必造成两种后果,即要么因为面对的就业市场不同,造成学、用脱节,“入乡”而不能“随俗”,最终成为就业竞聘的落败者;要么以自己的弱点去拼别人的强项。这是近年来造成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改行者较多的主要症结所在。
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着眼于地方文化建设,认准办学定位是关键。而其中调整教学大纲,适当加强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尤其是对本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挖掘、整理和研究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能力,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办学之路却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
(一)继承、挖掘与保护地域性民族传统文化为领导、专家学者所倡导的
为此,专家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结合本地区音乐文化特色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保证。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民族音乐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经过大量的论证和理论研究,已对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作了较系统的整理,有些还从理论上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在音乐品种方面,仅从目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所收集整理的有关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舞蹈音乐、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工作来看,民间歌曲的歌种就有千余种、精选曲目2万余首;民间舞蹈音乐品种有近1500种,精选曲目8000余首;曲艺音乐的曲种有300余种,精选唱腔有3000余段;戏曲音乐的剧种有200余种,精选唱腔有6000余段;民族民间器乐除《琴曲集成》已出版近20部外,独奏音乐曲目近千首,民间乐种百余种,曲目更是愈万首。 此外,一大批有关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科研专著和学术文章已经正式出版,所涉及的范围几乎覆盖我国所有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结合本地区音乐文化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在教材和资料上是有充足保证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二)结合地域性文化特点进行教改,这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地方性本科院校根植于地方,其开设的音乐专业理应带有地方音乐文化的元素和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脱离这一实际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地方性本科院校生源大多数源于本地区,他们对语言、文化环境十分熟悉,对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无疑为学习、研究本地区民族传统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学生无疑对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理解得最深刻,表现得最真切,最准确。同时,他们对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一切不仅可以成为对民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整理与保护的有利条件,而且也能很自然地成为地方性本科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优势。由于生源的本土化,使得在学习和研究本地区传统音乐文化时,显然较他人更能深入与生动,也极有利于出成果。同时,对我们深入了解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孕育出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与区域的音乐文化增加了准确性。
(三)结合地域性文化特点进行教改,符合地方文化建设需要
“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的基本宗旨,地方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理应成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地方各级文化馆(站)既是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机构,也是地方性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挖掘、整理与保护的一线机构。然而,从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来看,近年来,县级以下文化机构的发展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而不能让人乐观。这一点,与我们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的错位不能说毫无关系。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结合地方音乐文化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就是要在调整和修订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的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音乐文化,通过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原生态音乐作品,触及到更多的无形教材。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对民族传统音乐以及民间艺术的挖掘、研究、整理的科学方法与规范的程序,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兴趣。这样既为学生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学习途径,又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将为基层文化机构培养出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倘若想对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系统、全面、完整、长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地方性本科院校经过教学改革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将成为最具首选条件的适用对象。因为他们既具备了挖掘、整理的专业素质与理论水平,又最有可能成为长期耐住清贫,潜下心来甚至一辈子奉献给地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事业的专业工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结语
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就目前普遍的现状来看,结合地方特点,突出地域性特色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就一定能在“特色”办学的道路上独辟蹊径,开创出新的局面来。
参考文献 :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于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