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贸易银行深度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再熟悉
2017-09-05 06:10
导读:管理论文毕业论文,对国有贸易银行深度改革与快速发展的再熟悉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本文从我国国有贸易银行经营的历史事实出发,并结合新
摘要:本文从我国国有贸易银行经营的历史事实出发,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产权理论,分析了政府和国有贸易银行之间政企不分的制度根源及政府和国有贸易银行在当前情况下的两难境地,从新的分析角度得出我国国有贸易银行应该在产权上尤其是在产权清楚方面进行深度改革的结论,并在理论上理清了产权改革的一些关系及应留意的一些题目。同时,本文提出:产权改革不是万能的,它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体制内(产权上)对国有贸易银行痛加改革之时,做到体制外改革的快速推进,相信也是卓有成效的。
关键词:国有贸易银行产权深度改革快速发展
一、历史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历史的后遗症一时难以根治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贸易银行一直被视为政府的一个部分,其功能无非是辅助中心财政向国有企业提供资金。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老子”,国有银行是“儿子”,老子拨一拨,儿子就像一颗“算盘子”那样动一动;儿子陷进了困境,老子当然不会坐视不救。正是由于这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政企合一的体制的深刻影响,使得国有银行因历史而留下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因历史而造成的后遗症一时难以根治,这主要表现在:
1.银行的轴轮不是由市场推动,而是由上级把握,银行经营效益如何所产生的影响永远小于上级印象如何所产生的影响。比如,行长的产生不是由市场聘用,而是由上级任命,所以他们不必唯市场是瞻,而必须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作为银行的职员,他们的进出升迁不是由银行自己主宰,而是作为国家公务员享受“社会主义优越性”,所他们只要不违法乱纪,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班,至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那是另一码事;银行机构设置不是一切为了客户,一切适应市场,而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讲究上下对口,左右对齐;网点摆布不是以经济区域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仍然是按行政区域划分,不管效益如何,不管资产质量如何,银行负担如何,该设的要设,不该设的也要设;对于贷款,只要上面有指示,领导有意图,也不论其是死是活,有效无效,只管大胆放就是了;全行上下未能充分熟悉市场竞争的作用,没有树立现代金融企业意识,各种经营活动还是靠着一种惯性运动在向前发展,各级行经营目标只是根据上级行的硬要求来进行,很少根据自身情况来指定业务拓展目标,经营绩效不甚理想。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银行经营目标混乱,支持经济需要与银行经营双重目标的关系不清,银行经营职能错位,财政职能侵袭了银行领地。政府把金融手段当作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资金配置主要由政府而不是市场决定,银行承担了支持政府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任和风险,仍经营政策性业务,其代价是低效率的银行体系和巨额不良资产的产生,国有贸易银行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金融风险。
3.地方政府对银行的干预仍然或明或暗的存在。由于从地方政府的眼光看,银行的钱就是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身处一地,衣食住行,揽存生息,各个方面都得仰仗地方政府的支持,假如处处违拗,终究没有好果子吃。
4.内部机构设置行政化色彩浓厚,机关化作风严重。主要体现在:部分臃肿重叠,不计本钱,行员实行官本位治理,级别现象十分严重;后勤服务、教育、人事、离休干部治理等非经营性部分的占比过重;文山会海现象不仅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有加大的趋势,各种低层次、低水平、往返重复的简讯、简报、送阅材料以及与贸易银行经营活动无关的各种检查、评选竞赛等活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银行工作秩序,降低了银行工作效率,而且还挤兑了有限的经营资源和本钱。
如上所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企不分、政资合一造成了国有银行的经营窘态,使得历史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历史的后遗症一时难以根治,但仅仅熟悉于此是不够的。我们要解决这个题目就必须分析政企不分的制度根源。学者杨瑞龙(1996)等人以为,由于国有产权的内在规定性,使得产权界定模糊是导致政企不分的制度根源。为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产权清楚的定义做一个有效的界定,以同一熟悉。(1)产权清楚不仅是指法律意义上的,而且是指经济运行机制上的,是把产权清楚当作贯串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动态范畴,而不仅仅是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固态概念。(2)产权清楚不仅是指产权回属上的明确,而且还包括产权保护的有效性;即在产权实现过程当中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上是清楚的。更进一步地说,财产所有者是否有权往损害他人的利益,或者有权制止他人对自己的损害是具有确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