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一)德
德主要指品质。毛泽东认为:“没有正确的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因此,毛泽东历来都重视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问题,始终强调把德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二)智
毛泽东十分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列宁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毛泽东深表赞同并以此告诫新中国成立后的全体党员。他指出,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需要人才,需要技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队伍。这些队伍从哪里来,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培养。他强调“智”和“德”同样重要,“智”是培养造就人才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同时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红与专、政治与业务并重,造成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部队。
(三)体
对于体育,毛泽东也非常重视,毛泽东认为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体”是基础,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物质前提,是人的智力和道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毛泽东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事业提供了有益启示,对我们在新的时期把握人才标准仍具有重要价值。时至今日,德智体的评价标准仍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中小学学生评选优秀学生,还是教育、机关选拔人员、考核干部职工,德智体的标准依旧。
四尊师重教观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教育之于心灵,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可见,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中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大理石雕刻的美丑程度,完全取决于教师教育的程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能否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受教育中,关键在教师。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十分重视教师的工作,勉励教育工作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一)德为人先的教师观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如果教育者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那所点燃的“一把火”就不知道会燃烧到什么地方,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还是适得其反,反而破坏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步伐。所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强调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毛泽东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当然,除了品德修养以外,教师的知识储备也是必要的。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教师)必须有一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