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基本内容: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
理论的基本内容由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科学主义这三部分构成。由于这三部分分属于哲学、经济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加之学科细化研究的趋势与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形式上注重分科而非整体。近年来,学界曾经对传统的“三大板块”提出过质疑,认为对其内容的划分应打破“板块”局限,以时代性与科学性作为标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为两个层次的内容,即基本原理/普遍真理(不受时空限制的真理)、具体结论/个别论断(受时空限制的真理)。不管怎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三大板块”界定的主流地位从来没有动摇,“两个层次”的划分正好对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事实上,正如顾钰民教授所言,“在学科划分中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不等于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从一开始就是内在统一的。通常,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分析经济运动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分析得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这就体现三者的内在统一性,这就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理论基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在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实践场所,是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具体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起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展开过程,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最终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自始至终就客观存在,只是当前更为明显突出“整体性”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统领范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并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哲学著作中提出的很多概念,譬如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市民社会、人的本质、创造的主体、社会的演进规律,等等,无不为社会的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应用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展开过程。譬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哲学中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从简单的商品人手,从而剖析了资本主义整座大厦;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理,批判了私有制是剥削制度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从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最终目标,社会形态的演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构想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基础之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的“自然属性的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三个著名的论断: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类特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在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以往任何社会形态,实现人的本质,实现人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并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