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三个内在统一”: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集(3)

2014-03-29 01:04
导读:三、学科建设: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 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从不同侧重点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体

  三、学科建设:六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

  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六个二级学科从不同侧重点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构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结构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同时,六个二级学科之间又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与具体的结合、与时代的结合、世界与的结合、国外与国内的结合。

  一方面,六个二级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综合性研究,从主要内容上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学、科学主义等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既体现一个学科的深度,也体现了多学科的广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依据、理论框架、发展阶段、基本规律以及重大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理论与实践维度阐述了中国社会历史条件,重点强调中国革命需要科学的理论体系予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理论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对中国革命以及建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从世界范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这一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国外诸多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如青年、老年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等)以及世界范围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思想”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体现了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中,六个二级学科缺一不可;同时,六个二级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整体性,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实质就是加强“整体之整体”研究。

  另一方面,六个二级学科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并非杂乱无章,也非简单拼凑,而是互相交叉,相互作用的,内在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之中。其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前提: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不能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伪是非,就不能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精神武器”的革命作用,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更不能继承、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轴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阐述得非常详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所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正确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可能正确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不可能理解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更应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不清楚为什么我国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后,还要产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更多的结合我国实际的理论体系,就不清楚这些理论成果的基本内涵和指导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只有深刻理解中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具体实际以及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才能形成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参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世界性,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都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不了解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就难以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就难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是介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地发展,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化、平民化,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大群众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未间断过,但以往更多的研究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而今,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其整体性研究更为紧迫。应着力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条线索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加以深入思考,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上一篇:制度正义:论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探析 下一篇:试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重新建构及推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