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党内民主与党代会常任制的理论分析(1)(3)

2014-07-15 02:19
导读:“温和论”论者一般处于上层或理论宣传部门,了解党内纪律与游戏规则,更多地考虑其提法的可操作性,并且善于从共产党的文献、领袖人物(比如邓小


“温和论”论者一般处于上层或理论宣传部门,了解党内纪律与游戏规则,更多地考虑其提法的可操作性,并且善于从共产党的文献、领袖人物(比如邓小平)的言论等中为自己寻找合法论据。这样一来,温和论者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其观点和主张可以公开发表,容易产生合法的影响力,也容易为中共所接受。

胡伟主张发展党内民主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以自上而下为主;加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作用关键在于实行差额选举,强化选举功能;既要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又要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从中央委员会乃至政治局常委的差额选举扩大到省市县基层的党委的选举。[3]

王贵秀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夯实党内民主的基础;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加大实行常任制改革试点的力度;改革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理顺委员会内部关系;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加大党内专门监督的力度。[1]

在激进民主论者看来,党内民主的核心应该是允许不同意见群体在党内合法存在,并建立党内不同派别合法竞争的机制。“激进论”论者一般身处民间与基层,对官员的腐败深恶痛绝,对中国的前景有强烈的危机感。由于其观点比较激进,一时尚不可能为中共所接受,因此其一般借助于海外民运势力所举办的学术活动、出版物以及互联网等来推销其思想和主张。

这是就发展党内民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及其相对应的制度化选择。从近年来我们党内民主的发展来看,中共选择的实际上还是“温和民主论”的主要观点。这一点,已经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因为这既符合中共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也符合其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逻辑。所谓历史逻辑,指的是中共发展民主,会按照其固有的思维,即中国的一切发展都必须在中共的领导之下,而且实践业已证明,在某些领域,比如发展经济,二十多年的改革,确实证明经济改革在中共领导之下是有效的;于是也会以此类推,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在党的领导之下。发展民主,也就自然是由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以充分实现中共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效力。所谓现实逻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民众对民主的呼声高涨,当然有些声音可能不够理性、乃至过于疯狂,而且社会民主、基层民主的发展必然自下而上不断推进,最后会撬动中共自身也必须推进民主化的改革。在这种情形下,中共提出发展党内民主,一方面有利于中共控制社会民主和基层民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共与时俱进的开放、民主心态。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如果就年会制来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一大到六大基本上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只是在三大与四大之间相隔一年零七个月,四大与五大之间相隔两年零三个月。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不仅要实行党代会年会制,而且党员代表也要实行常任制。“党内民主没有因为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开得不经常而受到严重的影响”。“把党的全国的、省一级的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规定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省一级的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三年,县一级的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二年。这三级代表大会一律每年开会一次。”并且强调,“党的最重要的决定,都可以经过代表大会讨论。党的中央、省、县委员会每年必须向它报告工作,听取它的批评,答复它的询问”。在邓小平看来,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有这样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减少代表选举工作的负担;第二、可以增强代表和原选举单位的联系,提高代表的代表性;第三、“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最大好处,是使代表大会可以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1]就中共自身的发展而言,这是中共主张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历史根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65周年,高放在《党内民主的三大问题》一文中提出党内民主的三大问题:实行党代会年会制;建立中央监委,专门监督党中央;通过党的报刊自由探讨理论和政策。[2]近年来,通过制度化途径发展党内民主,最具实践意义以及能够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的制度建设,当首推党代会常任制。[3]关于这一点,中共十六大报告多有着墨,“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1]这是继1956年邓小平提出实行党代会常任制以来,差不多半个世纪后,中共对发展党内民主,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最新的、也是最民主的表述。
上一篇: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下一篇: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轨迹探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