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及其与乡镇政府的关系(4)
2015-04-30 02:52
导读:乡镇在选举中的作用还表现在乡镇党委通过对村党支部的领导而对选举产生间接影响。在选举过程中,村党支部通过村领导小组有可能对选举的一些重要方
乡镇在选举中的作用还表现在乡镇党委通过对村党支部的领导而对选举产生间接影响。在选举过程中,村党支部通过村领导小组有可能对选举的一些重要方面作出决定。每个村在选举期间都成立了选举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成员由村党支部的成员和上一届村委会的成员组成。领导小组比乡镇的指导组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诸如选举工作人员的确定、选民资格审查、候选人资格审查等,都是由领导小组执行的。在一些地方(如寿宁),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也是由领导小组确定的。尽管作为选举主要领导力量的党支部也是在本村的党员中选举产生的,但相比之下,上级党委对党支部领导成员的确定更有影响力。在每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进行之前,一般都要先进行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中,乡镇党委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有权任命当选的委员担任书记21。事实上,在有些原两套班子存在严重问题的「瘫痪村」,乡镇还通过下派干部挂职村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职务来加强对该村的控制。乡镇不可以下派干部到村里担任村委会主任22,但却可以下派干部挂职书记或副书记(尽管挂职者也要通过全村党员的选举才能上任),或是在当选的支部委员中任命书记。因此,乡镇更能控制党支部的人选,这种控制又由于党支部在选举中的领导地位而影响选举结果。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到,在决定村委会人选的过程中,来自行政村内部的力量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贯彻得较好和选举较为规范的地方,村民的意愿更能左右甚么样的人当选;在选举不太规范或是家族势力操纵选举的地方,选民的意愿虽然得不到反映,但这也是行政村内部的力量(如家族势力、原村干部)在起作用。当然,乡镇在选举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乡镇可以通过任命村党支部书记或下派干部挂职的方式控制党支部构成的方式影响选举,也可以通过规定候选人的条件、标准而影响选举。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 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村委会虽然不是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附属机构,但乡镇的许多工作都要通过村委会在行政村里得到贯彻实施23。村委会除了完成自身属于自治范围的工作外,它的另一部分工作就是贯彻执行上级的方针政策。村委会担负的这一部分由上级下达的工作包括:计划生育、征兵、征购粮入库、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那么,由村民选举的村委会是否会在贯彻上级的政策方面打折扣呢?寿宁县南阳镇的党委书记是这样说的24:
过去我们是任命制,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不敢打折扣。现在这样选上来,相对而言,他们要集中一些时间照顾下面的利益,多办一些公益事业。不过,这也是对的。考虑群众利益,多办一些公益事业,也符合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按我们的想象,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可能会弱一点,但仔细考虑,我想他们也不敢弱,……不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你也做不下去,迟早有一天也会被弄掉。
实际上,在目前的体制下,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仍有一定的控制权。一位曾经当过村干部的犀溪乡政府干部是这样说的25:
村委会在某种意义是乡的派出机构,所谓自治组织就是乡政府不要支付行政经费、不要发工资,实际上整个都在为乡政府干活。从村委会的实际情况看,维护治安等也是行政行为。大家都是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之下。乡政府指挥你,村委会主任你敢不动?实际上维护治安、计划生育、催粮催款、征兵征购都是行政行为。只有为村里面做一些公益事业这一部分算得上是自治。
不过,现在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这种控制权与过去公社对大队的控制已有很大不同。乡政府现在不能仅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更多运用手中的资源来调动村委会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积极性。对村委会来说,它们也积极完成上级指派的任务,因为村委会的许多工作也要得到上级(尤其是乡镇)的支持和帮助。村委会如果不配合乡镇完成由国家下达的任务、执行上面的方针政策,它也无法做好属于自治范围的那些事情。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村委会想为村民办一些公益事业,总是要想方设法从上面得到一些财政拨款。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虽然经济上的支持不是十分重要,但村委会同样需要上面的帮助才能办理公益事业。这种帮助包括为该村介绍一些经济开发项目,为该村经济开发办理必要的审批手续。